第419章 群英薈萃

“哥哥是說,兀那奚人敢小覷了我梁山泊裏人?真好大狗蛋。”曹正勃然大怒。

石秀便從頭說起這事,道:“哥哥且聽小弟道來。那義州剛歷經兵禍,城外之百姓百不存一,便是城內也紛紛避禍他地。那奚王回離保不是接濟百姓,恢復民生,反而趁機叫手下兵馬趁機私下捕捉百姓為奴。以至於偌大一義州,幾近見不得人影。那日我與楊林哥哥說定且先返回中原,於城門外七八裏,就兩個奚人官兒,帶著七八個兵丁,將一條繩索拴了百十名男女,揮動鞭子趕牛羊也似的行走著。楊林哥哥看了不忿,向那官兒理論,若要百姓遷徙,自可好好勸說,把繩索捆了,猶可說是怕百姓跑了,大長鞭子向百姓的頭上揮去,恁地狠心。那奚人官兒卻蠻橫喝說,你兀的是誰?此乃他家大王之令,卻敢在這裏多嘴?他說時,看到我等身上帶有武器,穿戴不俗,手上舉了鞭子,卻不曾揮下來。那另一個官兒便說,再敢多言半個字,亦發將你這夥人縛了。彼時百姓裏面有人說,縛不得,這是南朝來的豪商。但那官兒卻把南朝看作了腳底下泥。楊林哥哥說道俺們是梁山好漢,那官兒就更言道原來是一群毛賊,也就放在南人處逞強,若是在北地,早被千軍萬馬踩成了肉泥。當時楊林哥哥便忍耐不得,揮起刀,先就把那官兒砍了。另一個官兒驚怒,拔刀來殺,小弟也搶上前,將他搠翻了。再就把那七八個奚人盡數殺了。老百姓看了,便是一聲呐喊。楊林哥哥割斷繩索,將他們盡數放了去。稍後俺們便一路打馬奔行,在南京【北平】順著高梁河一路向南,到了泥沽寨對岸。”

楊林和石秀一行人都沒攜帶物件,從界河北岸輕松包下一條船來,渡到了南岸。

這貿易區雖然方興不久,卻已經很是熱鬧。北地的牛馬羊群,是一窩蜂的向南,他們沿著高梁河南下路上,不僅看到河面上一艘艘貨船往來,便是陸路上,也是剛撞見一支商隊不久,沒走多遠便又撞上了另一支商隊。

遼國現下太需要齊魯糧秣物資的輸入了。別看那些護送馬隊、交接物資的遼人兵將都很蠻橫,可便是最最蠻橫,最最看不起南朝的遼國將軍,此時也知道泥沽寨輸送來的物質,已然取代了霸州成為大遼國此刻最為重要的輸血線了。

誰叫大慫手中也缺糧食呢?

今年並非一個豐年,且宋廷為了維持大軍進剿所耗錢糧,對河北的壓榨尤甚。往年南京道的契丹權貴都可以從霸州購入自己所需的絲綢、瓷器等涉事物品。反正有大慫供奉的三十萬歲幣,有大慫每年從北地購入的無數牛羊【吃的】,這叫遼宋之間勉強形成了一個有趣的貿易均衡。而這一切在今年是全都打亂了。

我大慫也缺錢了,這在過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同時遼宋兩國內部都爆發了大亂,兩國都急需糧食、兵甲——鐵和皮革,兩國的需求撞到一塊了,那就只能互不傷害。可陸謙手中有大筆的兵甲器械,宋軍的征剿讓梁山軍的武庫十分充裕。即便有一部分賣給了江南,那余下的部分,讓遼國急速武裝起幾支萬人隊,還是不在話下。

當然,那只能是步兵。步兵甲衣與騎兵馬甲是有不同的。

糧食與兵甲,這就是梁山軍掐住遼國的命門。倒不是沒有遼軍將領起意攻伐齊魯。但宋廷的那群高級知識分子,顯然很清楚什麽叫假道伐虢。他們可不敢敞開霸州邊防,供契丹兵馬進出。

而只看滄州邊界,那顯然是易守難攻。

而除了糧食兵甲之外,絲綢、瓷器、茶葉、麻布,這亦是遼國所急需的。

後者有的是戰馬,有的是牛。且還是梁山軍所急需之物。兩邊間彼此都清楚,如此互通有無,必然會大幅度增強對方的實力。但遼軍的首要大敵是女真人,梁山軍的首要大敵則是我大慫。

梁山軍與遼國之間,暫且沒有直接矛盾。就像先前梁山軍與女真人之間。

曹正笑著為二人說道起如今的貿易區,這裏早就不是最早時候那般,只有北地漢兒前來。梁山軍很守規矩,叫對面的契丹人漸漸生出了信任,雖說還不高。但貿易區內的賭档勾欄中,一個個契丹貴人的身影已經時常可見。

“二位哥哥不須生氣。這貿易區裏不日就將生出一場好戲。兩位哥哥暫且留在滄州,待那演武場修成,南北較量,哥哥們要是心中還有郁氣,便也上場與遼人較量一番。”曹正接著就將演武場一事告知了楊林與石秀。兩人聞言心中都一震,後者眼睛中更是放出光來。

而就在這時,一陣“噼裏啪啦”的摔響聲就傳進了三人耳中。曹正臉色一變,這響動明顯是從他家店中傳出的。這家店當然非他所有,可這家店在經營之中自負盈虧,曹正享有五成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