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高麗跌倒,陸謙吃飽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林都督降服高麗,割土納幣,使我大齊年受歲幣二十萬,實乃可喜可賀也。臣為大王賀,為大齊賀。”金槍手第一個起身言道。那真不愧是科班出身,說起恭喜話來,聽著就是要陸謙高興順耳。

“林都督滿載而歸,臣等為大王賀,為大齊賀。”

徐寧之後,滿殿的恭賀聲。

陸謙也笑的嘴都合不攏。歲納金三千兩,銀一萬兩,皮毛一萬張,綾羅一萬匹,芒布、麻布各一萬匹、糧十萬擔,這三十萬貫是沒有,二十萬貫則絕對超出。林沖是為自己獻上一份大禮啊。

他對高麗國的‘底線’,是十萬貫。畢竟我大慫給遼國也才三十萬不是麽。可不想到林沖能讓高麗這般大出血。但此役之重更在於開京城:“林沖哥哥在高麗收獲如此之豐,我亦意想不到。”

要知道梁山軍猛地殺入開京,後者的錢糧國庫內帑,可是一根毛都沒帶跑,全落入了梁山軍之手了。具體的數量清點結束後立刻報於陸謙知曉,彼時他人還在東京城。還有開京城內無數達官顯貴的宅院,慌亂之中,他們就是帶人逃竄出開京,又能裹走多少財貨?

一筆筆積攢下,只一個開京已經夠梁山軍吃的肚兒圓,其收獲是千萬貫級的【含錢糧物質】。

開京城內多個糧倉之中都堆滿了糧食,畢竟這高麗的各類規章制度都有著我大慫朝的影子,對農民增收實物稅也是正常。且開京城那般廣大,內中百姓十萬計,又屯駐了數萬中央軍,物資儲備豈能少了?

多達上百萬石的糧食,三二十萬匹的綾羅絲絹,以及數量更多的芒布、麻布,還有高麗國上百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兒,錢財兵甲武器,是一氣兒被梁山軍給搬空了。何況還有滿城的富貴豪門呢,連一些皇家寺廟都被林沖下令抄撿了。開京城出名的寺廟有十幾家之多,哪一處不能抄撿出幾萬貫的錢財和數萬石糧米啊,就更別說這兒的富商大賈了。

為什麽小李廣對付那拓俊京的人馬只有不及萬人,余下的兵馬都在看招開京城的。阮小二的水軍更是忙得團團轉,把大筆的錢糧不停地轉運到江華島去。

那開京之戰抓獲的戰俘就是他們最好的苦力,一座座糧倉庫房在江華島上拔地而起,百萬石計算的糧食,總數超過了二百萬石。陸謙看著林沖奏疏上羅列的錢財糧秣的數額,心中忽的有種‘高麗跌倒,老子吃飽’的感覺。

“有了高麗國的這筆收益,我軍之儲耗便能再添兩年光景。這間收益之豐厚遠超我之所料。”蓋因為在陸謙的印象中,高麗也好,正史中的朝鮮也罷,皆是一個挺窮的國度。他現在都還記得野豬皮在早期讓朝鮮繳納的歲貢,好像也就是幾千兩銀子、萬多匹錦綾細布、以及一萬石的糧米,還是多少。這點歲貢才值幾個錢?以至於叫陸謙把整個高麗都看扁了。那眼中只把後者當做了一個糧食來源基地,是他開發佐渡島的一個踏腳石。而現在看,自己是想當然了。

陸謙最早打算是將高麗之行的成果全都投入到今後的‘開拓’上,那時心中想的還是佐渡島。現在看,自己是真的小瞧了棒棒。人家好歹也是一個立國近二百年的國家,且自打被遼國三次蹂躪之後,其國內也百年不聞刀兵之聲。

一條千裏長城為高麗人隔絕了不少麻煩,無論是先王王颙對女真的討伐,還是今王王俁對女真的反擊,那都發生在這條長城之外。兩場失敗的戰爭,高麗人付出的代價也不過是士卒的死傷與錢糧物質的消耗。而這些消耗對於一個平靜了百年的國家來說,又算的了甚麽?

要知道,兩代高麗王奮發圖強編練的別武班,總兵力也不過一萬人多些,算上數千民壯,尹瓘擊女真的“大軍”也才一萬七千人。所謂的東北九城也僅僅是九個不大的土寨圍子,與中原的城池是完全不同。

陸謙遠征高麗,雖花費了不少精力,可收獲更叫人驚喜。可謂是百倍之利潤了。

也因此,他才大軍才回歸益都,便又要進討別處。就是因為手中有糧,他心中不慌也。

“此番征伐高麗之役,所獲極豐盛,於我軍彌足有益。待到林沖哥哥與花榮賢弟、小二兄弟歸來,我等再行大賀。”陸謙先為此事定下性,同時也是揭過高麗不談。今日軍方大議,商討的還是梁山軍今後的動向,虎狼之師可不能坐等著宋軍殺過來。就算河北的田虎不成器,這邊大軍稍微動彈兩分,牽扯宋軍一二,也能叫他多蹦跶兩天不是?

“如今我軍錢糧不缺。弟兄們皆說要打揚州,我亦以為甚好。”現在也是梁山軍把淮南拿到手的時候了。雖然陸謙覺得人手有缺,但這不礙事,眼下不就是有一次科考麽。頭一次科考,那必須是要樹立起榜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