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黑陸謙挖坑埋人

聞煥章與宗澤不同,後者是懷才不遇,有志難伸。前者早年卻是春風得意,少年得志,同窗同學同科親朋中多有位居高位者。即便是避居東京城外,與京畿士林當中也頗有聲望。不然那水滸原著上,怎的徐京一推薦他,高俅便允諾了呢?

於是,交友面更廣的聞煥章,在下定心意,並且做到了吏部尚書的要職後,那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的那些親朋。當初的一塊元祐黨人碑,可是斷送了許多許多人的官宦前途。如聞煥章之流,不在少數。許多人被貶罰至今,不得歸中原;亦有人如他這般,罷官歸家。且他更曉得士林中有一些不得志之人。如能將這些人拉入梁山泊來,即便只有一半的一半人同意,梁山泊治世之臣短缺的局面也將驟然一變。

雖然梁山泊殺士紳地主,殺官員巨室,在士林中早已經臭名遠揚,人人喊打。但真正的明眼人可有不少。聞煥章本身就是其中之一,他的那些親朋舊友裏,固然有一些人的道德品格掛不上梁山泊的逼格,但那些都是過去式了不是嗎?

很多人退隱仕途都超過了十年,當年事跡早隨風飄散,現在只要‘重新做人’,未嘗不能死灰復燃。更不要說內中還有一些道德水準較高的一些人。

聞煥章用最快的速度聯系京畿左右的親朋舊友,很快的,就敲定下不少名單。而秦檜則是因為濮州之戰進入了聞煥章的眼睛,在聞煥章看來,秦檜就是一性情剛正的士林後起之秀。

驟然聽聞‘莫須有’一事,聞煥章心中之憤,可想而知。他對宗澤的‘無動於衷’很是不滿。“汝霖兄亦是士林之人,何以沉默不言?豈不聞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這就是氣話了。他聞煥章除了齊魯之地,如今還有何處可以容身?

文臣士大夫如何能坐視君主之誤而惜自身羽毛?

宗澤只是做笑,看著聞煥章甩袖而走,起身相送。回過頭來對宗穎言語了一番,詢問他心中有何感想?

宗穎張口就道:“這秦檜與大頭領必有恩怨,不為人知也。”這可是陸謙的支持者,忠誠度本就比聞煥章要高,聽聞此事第一個反應就是為自己的BOSS辯解。

宗澤既是點頭又是搖頭。宗穎還要問他有何感想,被宗澤一揮手退下去了。自己這個兒子有如此心意,甚好。聞成業那般才叫人不省心呢。

回到書房,宗澤從著手一摞公文中拿出一封來,這卻是聞煥章的奏表,好強的工作能力,好廣的交友脈絡,大大小小的官員轉眼就舉薦了二十多人,多還有名有姓。而其中就有兩個姓程的。聞煥章的能力能量叫宗澤都感到了一股壓力。

但現在好了,聞煥章在自討沒趣。宗澤長吐一口氣,自家大都督可不是簡單之人,更非綠林草莽,心性不可小覷。此般舉動,怕是內有隱情。他還挺為聞煥章擔憂的。這位聞天官可別耍起趙宋時候的一套啊……

話說,“莫須有”三字確實不能叫士林接受,宗澤初聞時也有一股怒氣升騰,但聞煥章憤怒的同時,流露出的不僅僅是對秦檜遭遇的憤怒,更有一些《範仲淹聖心解法意》的趕腳。怕他此時想的更多的是自己,是今後,是他心中的法度朝綱,而不是一個秦檜。

宗澤靜下心來提筆寫道奏折,此事終究要進諫的。不管那內中的實情究竟怎樣——君有過,臣聞則諫之。

冥冥之中就有種感覺告訴他,此事不一般。宗澤並不跟兒子那般認為,是陸謙同秦檜有些不為人知的私人恩怨,如此,乃泄憤爾。

與陸謙交往這段時間,他深深的感覺到陸謙心底別有乾坤,就不是一股義薄雲天的好爽樣。

是以,宗澤絲毫沒有動搖的選擇相信陸謙。何況,完美如漢光武帝樣的君主,古來只此一人。曹孟德還曾血洗徐州,殺邊讓,食人脯呢;李二也弑兄殺弟囚父,霸占兄嫂。陸謙便是無緣無故的殺一秦檜又如何?他只需知道,其人胸懷大仁慈即可。

那李二之作為何嘗不是黑點,待魏征何嘗不薄情,可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他的身後名,人盡皆知。

就因為他行的是大仁義。

當年水泊外的十多萬難民,給宗澤太大的觸動。而偏偏這些百姓還就是牧養天下蒼生的當朝帝王與手下臣工們的決意,扔來梁山泊的垃圾。這就更叫宗澤感慨了。

只是宗澤到底是一正人君子,重新謄寫奏章後,他喚來一人,讓他去招呼一聲聞煥章,自己上書進諫了,你可別忘了趕緊讓你那小兒子辭職回家。

兩日後,濟南城裏的陸謙接到了宗澤、聞煥章二人遞上的奏折,同時還有一臉忐忑的聞成業遞上的辭職報告。陸謙看後者一臉害怕模樣,仿佛是掉進狼窩的小姑娘,可頭頂偏偏沒有半分紅色,相反忠誠度則比當日提高了一些。那心中又是好笑又是無語,但有個事兒他心中已有定論,自己當日選了這個聞二公子做秘書少監,那絕對是一個錯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