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摘宋江的果子

大都督府裏猛地響起了聚將鼓,不到兩刻鐘時間,城中的大小頭領就悉數到場。

陸謙開門見山,直說了宋黑子此時候的困境。這宋江本來擁兵兩千,又有棣州堅城,和城內的上千民勇襄助,只要防守得力,士卒們敢於拼殺,梁山泊就是出動三五千人也不能短時間裏將棣州拔除。而且梁山泊大軍主力都聚集於青州府,不日就將東進濟州,與朝廷的西軍大戰一場。這後方的淄州、登萊等地當然不是空空如也,卻也很難不動聲色的抽出五七千兵馬來,殺奔棣州。

所以,這宋江兵力雖弱小,可據有棣州堅城,一時半會兒的卻安穩如山。也是他命乖,靠上了王師中這麽個小人,為了自家富貴,馬政他都想賣掉,況乎是小小宋江?

錯不是小旋風義氣,使人在城門口攔阻了要入城的宋公明,否則宋江已自投羅網了。

如此情況下這宋黑子又能怎樣?他只有投效梁山泊。

而陸謙接到這消息的時候,先是大笑宋公明‘惡有惡報’,繼而嘴角便翹起鬼笑,乃是他已經想到了一個上佳的去處安排宋黑子。保管能叫宋江‘得意’,如此對宋江的投效他就是一口應下。

第一次未能達成,乃是宋黑子癡心不忘錦毛虎,可在陸謙眼中,燕順這流人物卻是死有余辜。

直到這第二次通信,宋江只字不提錦毛虎,只說他那親兄弟宋清,陸謙這才松口。

如此他也便要著手去解棣州之圍了。

王師中與滄州知府眼看計謀不成,便改弦易轍,玩起了強攻猛打的把戲。集結了城中上萬兵馬殺奔棣州,那是想在梁山泊出兵之前,先把宋江一夥滅掉。

同時那宋江軍中也掀起了內亂,卻是有人看到自個好好地官軍變成了賊匪,起了鼓噪。本來就兩千人的宋江經此一亂就只剩下千把人了,那棣州的民勇自也完蛋大吉。

可以說面對滄州的兵馬,宋江在這座滿是不服的城池內,能夠指望的就只有這一千來人。

如此,那滄州兵馬雖然不堪戰,可好歹能拉出上萬人馬,以多打少,上面又有重賞發下,王師中為了立功可是很豁的出去的,滄州知府也願意配合,滄州軍士氣大漲,宋江的壓力自然不小。

“眼看著大戰在即,我軍兵馬豈能擅自調動?依灑家看,便出動一支馬軍,快去快回。待破了滄州軍,令宋公明就地屯駐棣州,為我軍北路屏障。而戰中廝殺定能抓到些俘虜,都於宋公明留在棣州,讓他自行與滄州交涉。”

魯智深本就對宋江不感冒,經歷了前遭一番事後,他就更看不起宋江了。虧得宋江還以孝義顯名江湖,實則卻是一厚顏無恥之人。連老爹和兄弟都不要了,宋公明之黑爛叫魯智深驚愕又憤怒。

廳堂上諸多人物,聽到宋江二字的反應也都清冷。

是非黑白大夥兒都看在眼裏,誰又不是都跟李逵那般缺心眼。

實乃是這廝在宋太公一事上丟分太多了。

而且登州戰局那般情況下,這廝還一門心思的跟隨老趙家,與梁山泊的根本立場不同。這屁股決定腦袋,利益不同,再好的哥們也能成仇敵。

早前王安石與司馬光不就是個現成的事例嗎?

當然,花榮心中對宋江定還是有感情的,托塔天王晁蓋對宋江也留著一份情誼。畢竟是那麽多年的朋友,且晁蓋上梁山時候,也真是得了宋江的人情。

可是這倆人一個在濟州城,一個在東平府。他們人兒都不在這兒。

如此,陸謙拍板,便依魯智深之言。選了盧俊義、鄧飛二人,引馬軍千騎,解圍棣州。

一千騎兵,只要領兵將領不作死,那都能橫行河北路了。而盧俊義雖無甚獨立帶兵經驗,可鄧飛打上梁山後,戰陣廝殺卻是貫熟,由他輔佐,盧俊義自然無礙。

盧俊義臉上露出興奮來,他現在頂替了林沖作訓司都教頭的頭銜,實則就像丘嶽、周昂一般,是‘禦營’大將。他也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只是武藝高強,軍陣指揮廝殺卻是短處。這作訓司都教頭的職位顯赫,他也樂意如此,正好揚長避短。

但熱血男兒誰又願意看著他人立功,自己束手束腳?尤其是那鐵騎縱橫的滋味,一呼而千騎景從,打馬飛馳,踏破一切,長驅直入,擋者披靡,那感覺太美好,太叫人上癮。

盧俊義與鄧飛對視一眼,齊聲領命,是興沖沖的下去點撥馬軍了。

只一個時辰都不到,一支千騎馬軍就從益都北門沖出,直向著北方趕去。渡過濟水,渡過京東黃河故道,一千鐵騎只用了三天時間就進入了棣州地面。

這當中棣州戰場的消息已經源源不斷地送入二人的耳朵中。

那王師中先是下了重賞,而後不曉得叫他走通了誰的關系,竟從保定軍征召了一批邊地弓手。這卻是一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