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湯陰名將一窩端

陸謙當然不是才知道楊林的身世。事實上楊林的家私他一年前就知道了。

當謎底揭開的那一刻,很難形容陸謙瘋狂和雀喜的心情。

這錦豹子是彰德府湯陰縣人,陸謙是知道的,可他萬萬沒想到楊林竟然是嶽飛的親老表。沒有人知道當他看到楊林是嶽飛的親姨表哥時候,那瞬間爆發出的哈哈大笑。那一刻他都要瘋了,喜歡的瘋了。

千古一將惟嶽飛。

作為一個焚青,陸謙實在是愛死他了。

或許有人說這樣的評價太過高估他了。中國歷朝歷代名將輩出,遠的不說衛、霍,近的也不提甚狄青、郭逵,就說隋唐時期的一幹名將,論教戰績啥的,超過嶽飛的可是很不少。

但陸謙依舊這般的鐘愛嶽飛。愛他的人格,愛他的毅力,愛他的胸懷,愛他的勇猛。

衛青、霍去病、李靖、李績、蘇定方等等,這些威名遠揚的赫赫將帥們,當然個個都是名將。就算是劉裕、祖狄、陳慶之等等,甚至是冉閔,比較起功業來也不比嶽飛差。但那又如何?他是一成年人,有著自己的判斷,古代名將名帥多是晨星,其中最喜歡哪個,他還不能做主嗎?

還需要對全世界宣揚後,說服了全世界的人認可他的選擇,他才能確定嗎?

21世紀的小鮮肉小花啊那麽多,我喜歡A,他喜歡B,就真要說服了對方,才能去喜歡嗎?

陸謙他就喜歡嶽飛。

對於陸謙來說,沒當好提到嶽飛,他就會想到那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亂世,還有人以驅逐胡虜、救民水火、恢復舊山河為己任,“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盡忠報國,至死而不渝。

嶽飛出生於一普通農民家庭,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本來只是一個處在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他不像霍去病、衛青那麽幸運,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帝國在支撐著他們;也沒有李靖、李績等人那般順心,他們背後的皇帝很英明,朝中大臣少與他們扯後腿。

而嶽飛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皇帝大臣呢?在那金兵入侵、國格受辱,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亂世,偏偏又是文貴武賤的政治環境,還攤上了趙九妹那般的皇帝,出身寒門的嶽飛能自始至終都以驅逐胡虜、救民水火、恢復舊山河為己任,不計個人得失,不計較個人名利,盡忠報國、至死不渝,這便就是陸謙心目中的英雄,也正是嶽飛卓越超群之處。

千百年來,中國人是如何敬仰嶽飛的,那是有目共睹。為數眾多的紀念詩文楹聯,為數眾多的嶽王廟,那英烈面前跪著的佞臣,再過一萬年也站不起來。

八百多年以來,嶽飛之所以為後世景仰、敬重,——這不僅是因為嶽飛為保衛家國而立下了卓著戰功,不僅因為嶽飛是一位“文武全器,仁智並施”的傑出軍事家和執德布義的“忠孝完人”,也不僅是因為嶽飛的高風亮節。

是的,嶽飛於品格上近乎一完人,他治軍嚴明、賞罰分明、廉潔奉公、不縱聲色、愛民如子、秋毫無犯等等,品行高尚叫你找不到汙點。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中國人崇敬嶽飛,更奪是因為嶽飛不畏艱險,誓死反擊外侮、堅決反抗侵略奴役的愛國精神,以及嶽飛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巨大勇氣。當然,陸謙也不否認,嶽飛地位的升華還在於他悲劇的落幕……

他個人的‘完美’與趙構、秦檜的無恥,與宋朝那文重武輕的社會環境,都形成了一個鮮亮至極的反差,從而也將嶽飛的形象進一步升華。

在這種強烈炙熱的感情面前,什麽戰績,什麽進攻型將領,防禦型將領,就都不那麽重要了。

他已經是華夏民族的一個標記,一個象征,一座豐碑。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陸謙早年還擔憂,當他種田結束要席卷天下,奪取江山的時候,嶽飛若是還站在老趙家的陣營裏,不管有意無意的殺了都萬分可惜;同樣不管有意無意的投降了,那都會破壞掉他心中舊有的形象。

結果錦豹子的出現叫他樂掉大牙。楊林竟然是嶽飛的親表哥,如此親近的關系,那嶽飛就是那如來佛手心裏的孫猴子,插翅也難飛了。

而姚達在聽到自己的外孫,赫然是做梁山軍中一頭領打扮,那整個人都斯巴達了。

還能怎麽辦?事情傳的已經很快了,蓋是蓋不住的。在梁山軍大軍抵達永和鄉前,姚達召集了諸多的親戚來祠堂議事。

這其中就有苦著一張臉的嶽和,以及他長子嶽飛、次子嶽翻,再有王貴、徐慶這兩個與嶽飛交情甚佳之人。他倆是跟著嶽飛來的。當然這坐中還有一個蒼髯白發的老者,正是嶽飛的恩師周侗,他對面坐得是年紀半百的陳廣。

“一人謀逆,滿門遭殃。楊林這小畜生做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不知道遮掩,反倒大剌剌的回鄉耀武揚威,顯耀富貴,他這是要把半個永和鄉都拖下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