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山窪草寇梁山泊,鼠目寸光陸寨主

當初陸謙曾經有意提醒過盧俊義,叫他表現的‘隨大流’一些。結果玉麒麟毫不在意,自持盧家在大名府內根深蒂固,積攢了五代人建立的人情網絡,根本不是誰隨隨便便就可以撬得動的。

可惜現實狠狠地給他了一巴掌。

他所自以為持的‘依靠’在梁世傑的權勢面前變得不堪一擊。而且非但如此,那手下賤奴對他都是反咬一口。李固那是盧家的家奴啊。原是東京人,因投奔相識不著,凍倒在盧俊義門前。盧俊義救了他性命,養在家中。因見他勤謹,寫的算的,教他管顧家間事務。積年累月,擡舉他做了大都管,一應裏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著四五十個行財管幹,一家內都稱他做李都管。

知遇之恩,救命之恩,盧俊義對李固可以說是有再造之恩。誰能想到這樣的一人物竟然會倒打一耙,想到當日梁世傑面前的屈告,盧俊義只恨的咬牙切齒。

盧俊義本是天真了一些,可人絕不癡傻,那牢中的新任節級與他有過幾面之交,早就與他說的明白,確是梁世傑要謀取盧家的那百萬錢財,這大名府中誰也救不下他。如果他所料不差,不須幾日留守府就會傳出吩咐聲來,要他結果了盧俊義的性命,到時候可千萬不要怪他。冤有頭債有主,盧俊義死後冤魂要找就找梁世傑去,他也只是聽命行事。盧俊義便就再也不癡心妄想了。所有的心思再不放在向“上官”辯誣申冤的問題上,只閉目待死。

只是老天爺也不絕他小命,就在盧俊義等死時候,又有消息傳來,卻是當日燕青逃脫了一劫。負了箭傷,可好歹跳脫了差役軍漢的圍捕,沒有被抓撓索絆給擒拿去。

而後不到三日,大名府就忽的收到了梁山泊的沒頭帖子上百份。下面的人不敢隱瞞,只得呈上來。梁世傑看了後,嚇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卻是那帖上寫滿了嚇唬他的言道:

梁山泊示大名府,布告天下:今為大宋朝濫官當道,汙吏專權,殘害良民,塗炭萬姓。北京盧俊義,乃豪傑之士,今者啟請上山,一同替天行道。特令斥候先來報知,勿謂言之不預也。如是存得義士性命,獻出刁奴,吾無侵擾;倘若誤傷羽翼,屈壞股肱,拔寨興兵,同心雪恨。人兵到處,玉石俱焚。天地鹹扶,鬼神共佑。剿除奸詐,殄滅愚頑。談笑入城,並無輕恕。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好義良民,清慎官吏,切勿驚惶,各安職業。諭眾知悉。

這份沒頭帖子盧俊義自然沒有看到,但卻聽得他心曠神怡。梁山泊這麽做固然是夯實了自己與之暗中有勾結的罪名,但卻絕對能救的自己一命啊。

沒看那節級都說了,留守府剛傳來音訊,務必要保住盧俊義性命。盧俊義聽了,心裏別提是多麽舒爽了。

這回有難,不是那刁奴李固掀起的,核心還在於梁世傑。後者既然貪圖盧俊義的錢財,那必然不會容忍盧俊義這苦主活得性命,活著走出囚牢去。所以這便不是那梁山泊在坐實盧俊義通匪了,而是實打實的在救盧俊義。

那梁世傑乃膽怯之輩,經過了先前戰事,早嚇破了鼠膽,如今如何還敢挑釁梁山?

今夜裏牢獄中忽然生出了變故,盧俊義被囚禁的牢房是在司獄司的最深處,他不像住在前院大班房中的囚犯們消息靈通,卻也知道今日所有給犯人送飯的人都被擋在大門外;司獄司中還增添了十幾個掛刀執杖的差役,實則都是軍中健卒。他也知道街巷中和城墻上的聲音,那節級雖然不會違背梁世傑的命令,卻也對盧俊義是真的照顧有加了。

盧俊義心裏知道,這事兒若本來只是節級的償還人情,現下就已經變成了下注投機。就像梁世傑不敢得罪梁山泊樣,這節級也不敢。

可事實上他卻很懷疑,那些沒頭帖子究竟是不是出自梁山之手。盧俊義是知道燕青的機警的,他現下就懷疑眼前的一切都只是燕青在假借梁山之名。

牢房裏突然迸出來的話聲很低,只能使他自己聽見,但他接著跳下床來,手銬腳鐐的碰撞聲卻把牢房門前擺的一張方桌上趴著的四名獄卒驚醒了一對。

這四個獄卒都是壯漢,人人挎刀,旁邊墻壁上還豎著棍杖和樸刀,目的自然是看牢了盧俊義。盧俊義只是瞄了那倆獄卒一眼,用撥燈棍兒撥掉燈花,把燈草撥長。小屋中亮了一些。這似乎很叫他高興,臉上露出笑來。盧俊義在牢房中踱了幾步。每動一步,那腳鐐手銬就嘩啦地響一下。他可能不願聽見自己的腳鐐手銬聲,於是回到床上坐下去,向墻外側耳傾聽片刻。這裏可是司獄司的最深處,盧俊義什麽也聽不到,便又重新陷入紛亂的思想狂潮之中。

同樣沒有睡覺的燕青與李四正在等下枯坐。此處是李四的一座安全房,專門用來壞事時,藏身之用。他對面就是浪子燕青,兩人已經匯合小兩天時間了。當日燕青有幸逃脫生天,但身負箭傷,哪裏走得遠?是有幸得街頭舊人的搭手,方躲到城東一片民區之中。那人與燕青交情甚佳,得知盧家的禍事後,便出了一計策要送燕青遠走高飛。後者早前裏慣在大名府街頭打混,結交了不知道多少朋友,縱然只是面上的交情,這次卻也當得報答。可燕青如何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