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出師東進

鄆城縣,十八裏鋪。

往日繁榮的市集半數化作了一片廢墟,縱然當日梁山軍發現火起,不及去追擊逃竄的東平軍,紛紛轉過頭來,滅火、救火,這一把東平軍蓄意燃起的大火,也燒掉了半個十八裏鋪。

這裏的百姓在先前的廝殺中損傷極小,但因為這一把火,卻多出了三四百具屍體。甚至有那一家老少七口齊齊葬身火海的慘事。

陸謙聞之此事後,立刻帶著人馬趕到,隨船的還攜帶了大批的糧草物質。當然,還有安道全,這個本已經要南下的建康府神醫,聽聞此事之後,也義不容辭的前來十八裏鋪。

梁山泊多的不敢說,照料十八裏鋪的藥材還是有的。安道全只管來取用!

到了現場,親眼看到被燒去了半個的十八裏鋪,還有一家家打起的白幡和連片的哀哭聲。十八裏鋪總共才幾百戶人家,這個時代的人流通性又小,沾親帶故者極多。現下一夜裏死去那麽多人,那是人人都有親人喪命。

陸謙腦子裏想的只有‘該殺’這兩個字。不是他聖母,實是董平這鳥人太過了。

他並非無路可走了,這廝之所以縱火,只是為了方便自己退走的更安全,也是為了讓他部能逃走更多地人。這麽一招似乎是很為他的那些手下考量,但如此做又把十八裏鋪的百姓安危置於何地呢?

董平在原著上就幹出了殺父妻女的勾當,讓後世的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現如今這個時空,又做出了縱火斷後,殃及無辜的事來,陸謙現下真想去殺了這鳥人。

若說之前他對董平,還覺得有兩分可惜;那麽現在,他就對董平徹底死心了。

“此乃獸類,非梁山泊同道。來日再有對陣,諸兄弟於我鏟除此人。”從被解救的十八裏鋪百姓口中知道,董平早在鎮子圍墻被破前似就有準備,這賊廝是根本就沒拿百姓的生命當回事兒。

再聯想到原著上,董平這廝一被俘就投降,轉過頭來還主動去賺開城門。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程萬裏那廝,原是童貫門下門館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

陸謙對他的印象真壞到極致,無廉恥。且後世的影響也讓他對殃及平民甚是介意。陸謙自從穿越之後,一路走到現在,那戰場上結果的人命十個三四百也有了。但從沒對百姓下過辣手,就算是那些俘虜中死硬不降的,大多也圈在後山去做苦力。但說是苦力,吃喝卻能管飽,天底下做苦力的人曉得了都會來羨慕。

陸謙在十八裏鋪足足盤恒了五天,五天的時間他向十八裏鋪輸入了一千石糧食,外加三千多貫銀錢。但凡是這兒的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一些補償。

雖然十八裏鋪的災難不是梁山泊所引起的,梁山泊本身並不虧欠他們,甚至還因此丟掉了追擊東平敗軍的機會。但梁山泊就好撫危就難,直白的說,這是個邀買名聲的大好機會,做廣告的好機會。但他也在補貼錢糧之前,先說明了這是梁山的撫危就難,免得叫人在時候說梁山泊之所以做這些補償是心中有愧,甚至言論一轉把那場大火的盆子都能扣到梁山的頭上。

也是在這第五天,宋清親自押著一批錢糧來到了十八裏鋪。在此前他的哥哥宋江宋公明,已不止一次的向新任知縣時文彬進言,十八裏鋪之火不管是誰放的,也不管現下罩著十八裏鋪的是哪一方勢力,縣衙都有責任去賑濟災民,引導災民,撫危救難,讓他們重建家園。

但時文彬膽怯了。此刻派人向十八裏鋪輸送錢糧,很容易被人誣做暗通梁山賊寇。縱然他知道自己這個時候若是代表官府向著十八裏鋪伸出援手,今後在鄆城縣,自己的名聲就再無可褒貶了。然而他還是不敢!

以至於宋江連夜去信給宋清,要他親自押送一批錢糧物質前往十八裏鋪。這是個刷名望的大好機會,及時雨可不願意錯過。他不是時文彬這種官員,宋江的身份就是一小小的胥吏。而且是根基很深,隱藏實力很重的胥吏。這種人物可以江湖豪氣,不用像時文彬那樣時時刻刻都緊守著官場規矩,反而更自由。

而想除掉這種‘小人物’吃一口肥肉也是可以。只要你能承受得起反噬,只要你能一擊致命。現下宋江的背後還有支鄆城縣裏排行第二的民勇,且這支民勇與排行第一的民勇關系極佳。甚至就連縣衙的都頭,都與這宋江交情莫逆。

時文彬剛剛走馬上任,瘋了才會對宋江下手。再說了,他對宋江的感覺很好地。

恭謙有禮,為人識趣又極有分寸。就算他是上任知縣的心腹又如何?自己一樣能收為己用。

這才是為官之道。

鐵扇子宋清,陸謙已經不止一次見過他了。但這個時候能在十八裏鋪見到宋家人,陸謙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宋江膽子不小。同樣還要贊嘆他這個黑三郎有個甚是給力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