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好叫教師知道,俺們山寨近來是喜事連連。先是先前的戰事,大獲全勝;繼而阮頭領就把那安神醫引上了山,路途中還更添了一名頭領。叫俺大頭領都稱贊他好運道。”

“這今日裏聚義廳上才排了座次,那山下就又有好漢前來投奔了。喜得大頭領要人殺豬宰羊,犒賞整個山寨呢。”

輔兵喜笑顏開的道,不僅僅為夥食的改善,更為梁山山寨的興旺發達而欣喜。

欒廷玉一直到輔兵退下去時,也沒去問他是那路好漢要來梁山泊了,有什麽意思呢?想象現在的自己,那嘴裏的樣子都沒滋味了。

倒是他那背著書包下學的長子,看到飯桌上擺著的肉食,情不自禁的吞咽了一口涎水。

他們家的夥食自然是不差的,陸謙可還要拉攏欒廷玉的,但也不是說小孩子天天吃肉,他就能不饞肉了。

欒廷玉的長子今年十一歲,生的虎頭虎腦,正是發育長身體的時候,看到那一盆盆魚肉,豈能不高興?

“娘。俺今天演武課上又得了第一,又得張教師表揚了。”欒君實仰著腦袋,甚是驕傲的對母親說。

這梁山泊上的孩子是比較少的,但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朱富的孩子,阮小二的孩子,還有杜遷、宋萬的孩子,再加上早年把家眷都接到山寨裏的那些嘍啰們孩子。這數量雖然不多,卻也夠讓陸謙下山專門‘請’倆先生來任課的了。

只不過他們所教的內容,卻是由陸謙來決定罷了。那些啟蒙文本,《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還是可以交的。《三字經》也不錯,但此時還沒出現而四書五經之類的就省省了。可惜陸謙所想求的教材,現在還沒人能給他編纂出來。現如今的梁山泊上,有個屁的文人啊。

陸謙制定的課程裏也明顯帶著濃郁的後世風格,除了語文、數學外,自然,這個由樊瑞這個道士來宣講;音樂、美術,現今的梁山上顯然是無此類人才,只能pass,改作歷史;但體育課卻是有第一流的老師的,那就是林沖的嶽丈——張教師。

作為一個“山寨學校”,體育課也就是演武,其用時明顯占據著很重要的一部分。

而每每比鬥的依據,那都是擂台上做一較量。

受傷見血的場景是家常便飯,但沒誰會在意這個,何況那擂台賽也不是每日都有。三五日方有一回,欒君實迄今為止也才經歷了兩次。那大班中的孩子最大的雖有十三歲,但誰又能向欒君實這般有著個了得的親爹,早就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不管是射箭跑馬,還是擂台較技,11歲大的欒君實以無可置疑的實力蓋壓全班,甚至那優勢最大的擂台賽上,就是那年紀最長的人也接不下他三十合,可謂風頭正健。

梁山上竟然立有學堂,更重要的是自家孩子還能進到那學堂裏讀書識字,這讓欒廷玉和其娘子甚是高興。雖然對比他們認知裏的蒙學,那演武課用時似乎過大了一些,可想到這裏是梁山,也就釋然了。

那欒君實第一次得第一的時候,欒廷玉都開懷大笑一通,還笑話那擔憂兒子出了風頭而可能殃及到自身處境的欒氏是那婦人之見,梁山泊沒那般小氣,大贊兒子沒給他丟了顏面。可是這一次,欒君實一眼就看出來,自己父親在有些煩悶。

知趣的不往老爹身邊湊,看著母親給父親端碗倒酒,在用陶碗分出肉食,自己端上一碗大的,領著一樣端著小碗肉食,年紀卻才五歲的弟弟,跑到西屋去,大快朵頤。

年紀尚小的他還體會不到父親心中的苦衷,但是在山寨學堂裏上了幾天學的欒君實,卻輕易的就喜歡上了這兒。

對比祝家莊,在這裏他有了更多地玩伴。且那些玩伴也沒見排斥他,比如那朱大祿,是大班的班長,他父親大伯都是山寨的頭領,人就很照顧他。就是欒君實的書包,都是朱大祿帶他去領的。出了書包還有個黃葫蘆,這是山寨學堂學員的標配,還引著他加入了班級的足球隊。雖然那朱大祿本領不怎麽強,但為人坦誠、大度,不僅照顧他,還給他帶點心吃,好甜的味道。

對比班級裏的副班長裴雲那個規規矩矩的小書生,欒君實更喜歡朱大祿。

這就是大人的世界,孩子不懂;而同時那小孩的世界,大人也永遠不懂。

……

陸謙回到小院,大腦仍自在興奮。他萬沒想到遠在淮南的黃門山一夥兒會來投奔梁山。真真是意料之外的大喜事,大驚喜。

這山寨裏才多了鼓上蚤時遷和郭盛、呂方這對天方畫戟愛好者,就又要多了神算子蔣敬,鐵笛仙馬麟,摩雲金翅歐鵬和九尾龜陶宗旺四人了。

事實上這四人他都是有印象的,摩雲金翅歐鵬的名號太吊,而且歐鵬這個名字還與他兒時同班同學的名字相重,他記得甚是清晰;再有一個便是那陶宗旺的綽號,九尾龜,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綽號的。也不知道化名為‘漱六山房’的那位嫖界老前輩在起名的時候是不是想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