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舉而竟全功

當晚武松返回到住處,急忙召喚張聰來吩咐一番。後者作甚動作,便不細表。

只說次日的清河北境,一標人馬就直沖沖的撞入了來。

當頭約有二三十騎馬軍,當中簇擁著一員女將。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煊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正是那一丈青扈三娘。

此次獨龍崗的二路兵馬,為首三人,祝龍乃主將,杜興武藝尋常,做先鋒的非她莫屬。

扈三娘此刻是一心趕路,那五裏口被圍的人中可不只有他將來的二伯伯和未婚夫,更有她血親兄長。偌大的扈家莊都靠著扈成來繼承呢,那斷然不容有失。在如此局面下,她內心裏本來對梁山泊的些許敬仰也全變得不值一提了。

扈三娘、扈成兄妹自幼親近,原著上扈三娘被擒,扈成便親到宋江營中求饒,現如今換做扈成遇險,那扈三娘也自心急來救。

天知道她前幾夜,每每到月上中天時分還不能入睡,睜大兩只眼無一絲兒困意,心裏如亂麻。

現在只想著插上一對翅膀飛到五裏口。

是以是只管眾軍趕路,至於是否會遇到埋伏,照扈三娘的本意,那便是碰到了也沒甚好說的。見到梁山泊人馬,廝殺便了。

卻不知道自己這一路行徑,全都落照梁山泊的眼中。陸謙呵呵發笑,“好個一丈青,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打仗還真不是她這麽個打法。

“我先前只頭疼不能尋得機會,但現下裏看,卻是舍不得下手了。”既然這扈三娘這般打仗,那不給她一個記憶深刻的教訓,如何對得起她這番‘深情厚誼’?

陸謙就盤算著如何能來的大一些,好一舉把這三千人全裝進去。

身邊的魯智深、劉唐等人盡是贊同的點著頭,他們看著獨龍崗兵馬順著官道一路直下的作風,連斥候都不怎的派遣的作風,覺得不布下一個大口袋,一下子把那三千人全坑了,真是虧欠了。

兵馬出動要派斥候,這已經是梁山泊許多頭領都印刻在腦子裏的事情了。哪有這一丈青如此膽大妄為的?只在路旁有樹林、土丘的時候,才按下行軍速度,叫人去潦草的搜索一番。卻不知道就是那最左右盡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之處,也有的是法子埋伏。

陸謙的眼睛看中了一個地方,那是一片十分空曠的所在,四周平坦,一覽無余。距離最近的村落也有一裏多地。更重要的是,它距離吳台鎮只有七八裏地,距離清河縣城也只剩下了五六裏。

吳台鎮是清河縣地勢最高的所在,周遭多有丘岡土嶺起伏,雖然那高度是矮了一些,但絕對是整個清河縣內最適合打伏擊的所在。而過了吳台鎮就是縣城了……

陸謙放過吳台鎮,而在一個叫獨龍崗意想不到的地方設伏,在獨龍崗人馬放松了一口氣,看著目的地就要安全的時候突然殺出,只要不是木頭人,那都能加大彼處的驚慌失措。

事實也就是如此。

陸謙先前大張旗鼓的從梁山調遣援軍,實際上只是把手裏的部隊開出去再轉回來,衣著有點變化那就足以混淆敵人的耳目。現在他大軍在夜中就悄悄從五裏口撤圍,要一口氣覆滅三千人的獨龍崗二路人馬,可不是輕而易舉便能做到的。他要的是覆滅,可不是擊潰!

五裏口外的梁山人馬大大減少。陸謙只留下了二百人馬,可短時間裏卻還能唬住五裏口。

而獨龍崗的人馬呢,昨日黃昏時候就到了吳台鎮外,與縣城派出來的人接上了頭。今日大早就生火造飯,人馬徑直向著吳台鎮本來。

那上到祝龍、扈三娘,下到普通小卒,是都繃緊了心神,只待梁山人馬湧出,便將廝殺。

可是,可是……偌大的吳台鎮一點點的都走過了。他們卻是連一個人影兒都沒看到。

“三娘子,這幫草寇,怎一個也無見到?”扈三娘左右有人說道。

“休管那多。速速向前——”

扈三娘又怎麽會知道為何?當下只把雙刀一擺,引著先頭人馬直向縣城開去。

前軍的順利傳到後頭,叫祝龍、杜興也盡送了一口氣,笑話兩句梁山泊無人,便也揮軍加速。

直到一陣擂鼓聲響起傳到了扈三娘的耳中,她就看到官道左右的田地裏,忽的鉆出一個個的人來,先是一陣箭雨弩矢射來,叫她前軍死傷一片,登時大亂。然後便是一個黑大漢持著兩把板斧,呼引著大群嘍啰們的殺奔來。

其中再有一個舞著團牌,甩著飛刀的人,甚是要命;他近處還有一個一樣舞著團牌,卻投著標槍的人,二人聯手,刀槍齊下,就先叫扈三娘損了十幾人性命,更引起了不小混亂。

這邊阮小七也引著二三百水兵殺到。一幹梁山漢子窩在土坑裏一倆時辰了,腿腳都發麻了,但廝殺來卻也比扈三娘的先頭隊伍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