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逃的技術(第3/3頁)

雍丘本來就是韓國修築的重要要塞城邑,當初墨家圍城十二日不能攻下,若是退守到雍丘憑借城邑堅守,既可以保證這五千軍隊不失;又可以保證大梁方向的後勤和糧草的安全。

若是墨家是想要決戰合圍,那麽退守到寧陵和主力匯合,那就是正確的選擇。

聯軍主力每多五千兵力,墨家想要圍殲大勝所要付出的兵力就越多,便可能堵住更多的破綻。

若是墨家是想要截斷戴城承匡,那麽撤到承匡便是正確的。

若為全局考慮,應該是這樣判考慮從而作出判斷的。

但圍困戴城的齊國貴族卻不是用這種思路來判斷自己下一步該怎麽走的。

他想,若是撤到寧陵,沿途很可能被圍住從而被殲滅。

到時候自己本來是想為了聯軍主力去考慮,到時候反倒容易被質問敗師之責。

若是墨家的人數其實並沒有那麽多,自己退向寧陵,結果發現墨家可能只有幾千人,到時候自己必要承擔責任:墨家人數不多,你居然不堅守卻往回撤,到時候必要遭到其余人排擠打壓。

而墨家人少的話,肯定不敢再攻寧陵,到時候自己退到了寧陵,便不好說。

這麽一想,便先否決了退向寧陵的路線。

退往承匡,則要考慮兩種可能。

若是墨家的兵力極多,自己即便撤到了承匡,到時候合兵一處,固然是南可以下陽夏和韓軍會和、守尚且還能一戰。

可畢竟承匡城也在墨家手中,自己加上承匡附近的五千軍也不過一萬,一旦在平原上被圍住,到時候便就危險了。

而若是退往雍丘,便大為不同。

若是墨家兵多,自己退往雍丘,距離很近,而且雍丘城邑堅固,自己只要退到那裏就安全了。

到時候自己便可以說,為了防備墨家偷襲大梁雍丘斷絕糧道,自己先機而動,退至雍丘以守。

這一次雖然齊侯參與組織了諸侯聯軍以攻墨,一些新銳的年輕貴族也迫於對墨家的仇恨而渴戰,但是一些真正的大貴族卻畏墨家入虎。

這些年墨家野戰的威名將他們嚇住了,他們認為在平原野戰若是兵力相差不多己方必敗無疑,他們根本就不敢和墨家在平原野戰。

雖然墨家也善於攻城,但至少雍丘城之前承受了十二天的圍攻還沒有攻下,加上雍丘是韓國在宋地邊境重要的防禦城市,比之別處更容易堅守,而且糧草囤積又多。

所以齊將心中已經定下要退走雍丘。

若是墨家兵力太多,自己退走雍丘又便於解釋,而且得活下來、不被墨家抓住才有未來,有未來才有資格解釋。

再者而言,在墨家動機不明的情況下,退守雍丘算是萬全選擇,退過去後還可以再做決定。

若是兵少便可以反擊回去;若是兵多那麽自己便要慶幸自己撤得早。

於是他急令營寨立刻集結,舍棄輜重糧草,撤向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