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逃的技術(第2/3頁)

軒轅烈心想這時候若是回頭救援,自己必要被纏住,到時候遠處的墨家偵騎一到,自己兇多吉少。

於是他也不管後面,帶著剩下的人就跑。

才跑了幾步,胯下的戰馬運氣極差,竟然踩在了一個老鼠洞裏,哢嚓一聲馬蹄子被折斷,自己轟的一下摔在了地上。

四周的墨家偵騎已經朝這邊圍過來,他知道若是被追上必然兇多吉少,忍住剛才被摔的劇痛,大聲呼喊了幾句。

前面正在逃竄的齊人士兵終於有個和他關系尚算不錯的,策馬回來沖著他大聲喊道:“君子拽著馬尾,跟著跑吧!”

那騎手回來救他已經是仁至義盡,根本不敢停留,快速折返回來後讓從軒轅烈身邊掠過。

這是騎兵常用的一種逃跑的方式,若是坐騎被打死或者打傷,敵人又在附近,若是有同袍夥伴讓你拽著他的馬尾跟著跑那也是極大的恩情。

人肯定跑不過馬,但若是拽著馬尾拼死跑的話,倒是也能跑上一陣,馬越是吃力跑的越快,人的兩條腿不至於跟上的,但也不至於跌倒,能夠比人正常跑快上許多。

交錯之間,軒轅烈卻忽然暴起,就在那個回來救他的人靠近之後,猛然拉住了那個人的大腿,將那個回來救他的人直接摔在了地上。

自己則抓住馬鐙跳上了馬背,心道:非是我不仁,而是你是賤人,墨家抓住賤人也不會殺掉。我是君子,若是被墨家抓住,定是生不如死。

駿馬飛馳間,軒轅烈隱隱聽到後面那人大聲質問“君子何故如此”?

他也不答,將頭埋在馬鬃之間,雙腿夾緊了馬背,向後狂奔。

……

“墨家出動大軍就在十余裏外”。

可怕的消息立刻引爆了齊軍的營地,軒轅烈認為那個被他拉下馬的騎手即便死了也是似有所償,自己帶回了這麽重要的消息。

營內的齊人貴族大為驚慌,問道:“人數多少?”

軒轅烈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他並沒有確定數量,於是道:“至少數千,行軍隊伍極長,騎兵不少。”

聽到騎兵不少這四個字,齊軍圍戴城的主將忍不住吸了一口涼氣。

墨家若是主力作戰,習慣就是炮兵轟、騎兵抄、步兵抗。

若是騎兵不少,那麽步兵的數量至少也是騎兵的兩三倍甚至更多。

這時候重要的不是再派人去確定情況,而是需要立刻做出判斷,該怎麽辦?

敵對的雙方都有自己的目的。

就像是此時正朝這邊行軍的墨家右翼而言,他們的任務只是解戴城之圍,南下固城,加強戴城和承匡的防禦,切斷聯軍主力的後勤補給,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加入決戰的集群或者是南下堵住聯軍南下撤走的路。

可這種目的在信息不明的情況下很難被判斷出來,所以戴城附近的齊軍主將不能夠知道墨家的目的。

或者說,即便知道了也沒有什麽補救的辦法。

他聽軒轅烈一說騎兵數量不少,便知道對面墨家的總兵力必不會少。

只是這支部隊是哪裏的?

是陶邑方向的墨家部隊分兵前來支援的?是不是苟變那些人怕損失太大根本沒有去打陶邑而是選擇了對峙?

亦或是這是墨家之前圍困雍丘的那支部隊的主力?想要吃掉自己,斷絕聯軍補給,從而迫使聯軍主力回援減緩商丘的壓力?

還是說……墨家的主力放棄了萊蕪從前線隱蔽退回來了?可怎麽會這麽快?

思索一番,此時很難做出究其根源的判斷,主將便只能想自己這五千人該怎麽辦。

現在來看,墨家的部隊不需要來太多,如果真的是有正式番號的幾個主力部隊中的一支,哪怕只有五六千步兵一兩千騎兵,怕是他就難以支撐。

戴城城中還有部分守軍,這些守軍除了當地民眾外,是有一支可以偷營、可以夜襲、可以在攻城退下時候反擊的成建制的部隊的。

現在自己在戴城周圍紮營,部隊已經展開,展開的營壘是對內的而非對外的,這種營壘很難在外面敵人攻擊之下堅守住。

部隊展開和不展開不同,展開之後是為了防守還是為了進攻還不同。

現在墨家的前鋒就在二十裏外,一旦襲來,自己若是不提早準備,定要大敗。

如今之計,唯有後撤一條路。

可撤到哪裏呢?

向西,撤到雍丘,是一條路。

向南,撤到承匡,與承匡的五千軍匯合,這樣便有一萬兵力,是守是退是打,都還能主動。

向東,到寧陵,與聯軍主力匯合,那倒是看起來最安全的,但從戴城到寧陵尚有一段路要走,一片平原的情況下,會不會被圍住?

三個方向後撤,只能選擇一處。

根據墨家的目的,往這三個方向撤便有不同的效果。

若是墨家想要速攻雍丘、迫近大梁、焚燒糧草,那麽退往雍丘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