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空城計(下)(第2/3頁)

本來這個軍團的目的也不是攻下雍丘,所以主將貫徹著適的想法在和稀泥,以盡可能少死人為目的進行一場不專業的圍城戰。

圍繞著雍丘,雙方挖坑、反擊、反沖擊、反挖坑、燒硫磺熏地道、夜襲、反夜襲……

就這樣裝模作樣地圍了十二天,眼看再打下去真的要把雍丘攻下的時候,諸侯聯軍終於在大梁集結的部隊。

負責假裝攻城的主將松了一口氣,趕忙以屯兵於堅城之下恐有危險為理由,選擇了撤軍。

消息傳到了大梁城西北的營地後,諸侯歡騰,天子設宴,一時間仿佛打了一場難以置信的大勝。

周天子沒借到高利貸,所以動用了武力強制征收了籍稅丘甲賦和特別商稅,再加上諸侯正需要用得著天子,也算是湊了湊份子,周天子總算征調出一支四千人的軍隊,成為諸侯聯軍的精神神像。

此時的姬喜很清醒自己算什麽東西,都窮的借不起高利貸以征兵,自然不會大擺周天子的譜,而是盡可能“君臣融洽”。

諸侯們總算還要擡著周天子的神像,也就不好今日辱罵明日不屑,一個個也在面上以賢臣忠臣自居。

行營設宴,以慶祝雍丘之戰的理由很簡單。

這是三十年來,墨家第一次攻城沒有攻下來,雖然到最後城邑已經岌岌可危,但終究大軍抵達了大量,墨家後撤。

只是如此,便足以設宴慶賀。

觥籌交錯間,韓臣守雍丘的封臣段氏與近侍手捧著幾個鐵球,獻於天子。

天子無知,見這幾個鐵球,疑惑道:“此為何物?”

韓侯忙道:“此銅炮之鐵彈也。”

周天子哦了一聲,心中卻嘀咕。

心想當年你們三晉要分家的時候,還要從泗上弄來三種嘉禾獻上,那時候還懂些規矩。

如今你們獻給我幾個鐵球是什麽意思?

韓侯見天子不語,忙笑道:“這幾個鐵球正是從雍丘城墻上的泥土中挖出來的。最大的鐵球不過五斤,而且數量極少。此為大吉之兆。”

姬喜笑道:“卿竟還通蔔算之術?”

韓侯心中鄙棄,臉上卻愈發恭謹,回道:“墨家攻城,最善用炮。”

“凡其攻城,必先以炮擊數日,待城中銅炮盡毀,則遣掘子軍效鼠類挖掘,逐漸靠近城墻。”

“昔日攻碭山,鐵球最大有十八斤,一炮糜爛數裏,觸之盡死,縱石料為城亦可砸破。”

“今日攻雍丘,三萬大軍,圍攻十余日,竟然最大只有五斤的彈丸。”

“由此可知,墨家大軍必不在泗上,鞔之適此番攻萊蕪以圍臨淄,必是將其善戰之兵全部帶走。”

“之所以攻雍丘,不過是故作悍勇而已。若是攻下雍丘,便似如他們所言,泗上面對天子之師仍可一戰。”

“今日圍十二日而不下,三十載未有之事,墨家泗上之兵盡皆老弱,不堪一擊。”

“是故臣言,此吉兆也。此番天子親征,商丘必克,豈不是上應天意,暗合武王伐紂之意?”

商丘是原本宋國的都城,宋國是殷商的後裔,宋公又在桑林社的最後祭祀中說商湯伐夏乃是因為夏桀不能夠繼承大禹利天下的本意所以違背了天意,而如今墨家崛起正是繼承大禹的遺志雲雲……

這就導致周天子對於退位的宋公很不滿,因為宋公這番話,分明是從體制內在質疑周天子的合法性。

墨家不祭桑林社殷商一姓,而祭塗山治水的大禹。墨家重天意鬼神,卻又認為民為神主,加之墨子那一套關於“愛”和“敬”的理論,使得墨家屬於另起爐灶反對天子。

墨子昔年對大禹的評價是這樣的:我們敬愛大禹,不是因為他是大禹這個人,而是因為他做的疏通天下以利萬民的事。所以我們敬重大禹,不是敬重這個肉身,而是敬重他做的事。

這套理論是標準的扛著鬼神偶像大旗反鬼神,按墨子這麽說,天子根本就沒有什麽法理。墨家對大禹的態度尚且如此,況於天子?你利天下我敬你,不是因為你是天子學派,而是因為你利天下;倘若哪天你害天下,我反你也就理所當然。

周天子對此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可宋公退位前在桑林社的那番言論,則大為不同。

宋國承殷商之祭,周為商臣而取殷,宋國在桑林社的那番話等同於在另一種規矩層面上宣告了墨家的法理。

墨家那一套理論是另起爐灶,我說我有理我便有理,周天子反對也只能用舊規矩反對,可墨家連舊規矩都反對,那反對也就毫無意義,最終又落到了道義之爭上,這又爭不過體系成型的墨家。

宋公退位的那番話,則是基於舊系統規矩之下的言論,是在舊規矩下以前代天子後裔的名義給予了墨家合理性。

周天子可以不在乎墨家另起的規矩,但卻極為在意舊規矩之下的支持墨家的言論,這將直接威脅到他所剩下的、唯一有價值的法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