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封信的旅途(下)(第2/2頁)

既要遷人,那麽就得有人遷走,遷來的韓人不可能喝西北風,得有土地。

鄭國被滅,鄭國的公田、俸田、貴族封地肯定是歸屬於韓國的,但是土地上的人卻不是韓人,這就需要互換:將這裏的人趕到韓國舊的封地內做農夫,再把一些韓人遷徙到這裏。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破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遷民,這是自古以來理所當然的事。

但也偏偏是這種理所當然理應如此,讓越來越多的接受了百家學說啟蒙的人開始對貴族的存在充滿了仇恨,並且隨著這種懵懵懂懂的自發仇恨延伸,逐漸理解了舊制度舊世界的不合理。

持著信件的伍長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於大義的,也是利於自己的,畢竟自己的利益只有自己能夠爭取,而利天下最終才能利自己。

哀嘆過之後,他想的只是怎麽把這封信送進城去。

貿然跑過去,城上的人必然會選擇用火槍弓弩射殺,五十步的距離不是那麽容易跑的。

隨著旁邊的屍體逐漸清理幹凈,天也逐漸黑了,伍長忽然想到了自己該怎麽做。

就在後面讓他們快一些的呼喝聲傳來的時候,伍長和身邊的同袍夥伴們忽然放下了手裏的屍體,向前走了幾步。

一條白色的棉布從伍長的懷中摸出,揚在手中高高飛舞。

他沒有選擇快跑,因為如果快跑,可能會遭到城上的攻擊。

在身前身後那些人錯愕的目光中,五個人開口用韓地的方言唱起了一首歌。

他們相信,不管守城的那些人是泗上的還是鄭國的,不管能不能聽懂他們這些方言在唱什麽,但只要唱出來,便會讓人知道他們要做什麽。

這是一首很歡快的小調,在這樣的布滿惡臭和死屍的傍晚唱出來,仿佛太陽又升起來了驅趕走了這些惡臭和昏暗。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庶民們今日一遍遍唱個不停。”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縱然還有人想要害天下,一切都會平定下。”

“庶民的敵人惶恐不安很害怕,我們卻說太好了。”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昔日子墨子仿若在預言,唱著庶民的歌調,告訴天下人:”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縱然還有人想要害天下,一切都會平定下。”

“天下的庶民沉默千年,如今該讓蠹蟲們悔罪認錯。”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蠹蟲們該為不屬於他們的財富認錯。”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追隨《樂土》的箴言,萬民制定天下法,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我們要讓蠹蟲們屈膝,要讓庶民們揚眉,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真正的道義會指導我們。”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庶民們今日一遍遍唱個不停。”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

“縱然千百年過去,民眾還會把這記心中。”

“不義的統治終要終結,正義的力量終要獲勝。”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庶民不再需要血統流傳的大夫卿侯。”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平等成為天下道義的上流。”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把那蠹蟲都踩死。”

“啊,都會好,都會好,都會好!把那蠹蟲吊死在木樁上……”

這歌聲很歡快,但從曲調的話聽不出裏面蘊含的那種血腥味兒。

像是天邊的晚霞,顏色如被血染,但除非很特殊的情況,並不會有人去聯想到血腥。

和鄭國最流行的那些情歌或是民間聚會時候唱的那些俚曲很像,用的也是不是太標準但還能聽出來的“賦”和“興”的風格。

原本短暫安靜的戰場因為這一曲聽起來很歡快的歌而變得更加安靜。

那些在忙著清理屍體的魏韓士卒揚起頭看著遠處舉著白色旗幟不斷靠近新鄭新城墻的五個人,茫然地放下了手中的屍體,側著耳朵在聽他們唱什麽。

原本聽不清楚。

很快新的城防上也唱起了一樣曲調的歌聲。

然而更加聽不清楚,因為那不是雅音,也不是魏韓方言,而是更加白話的鄭國方言和泗上方言,於是更加茫然。

曲調一樣,詞音迥異。

會唱的人不會茫然,因為即便聽不懂那些歌詞卻也聽得懂這首歌。

不少聽得懂的人,譬如營中的方士、新軍的軍官、隨軍的匠人、管轄的小吏……看著越發靠近城墻的那五個人,默默祝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