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碭山圍

和六指一起爬上神聖的楚丘景山的人很多,看著茫茫無際的桑林景色,更多的是一種極為“市儈”、“庸俗”的想法。

譬如他們眼中的桑林,只是一片桑林,葉子可以養蠶然後可以吐絲然後可以織絲綢的桑;許多樹木郁郁蔥蔥你那個的林。

大軍如今正在桑林附近駐紮,距離商丘已經很近,作為先鋒的兩個旅已經入駐了商丘,幫助維持秩序和穩定人心。

之前並沒有爆發慘烈的戰鬥,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了,那些封地的貴族沒有集結,也根本難以守衛自己的封地。

許多人想要逃亡,但是騎兵四出,卡在各個路口,抓獲了不少,並沒有給他們逃亡的機會。

現在大部分剩余的宋國貴族都將兵力集結在了睢水以南,也算是毀家紓難,想要繼續僵持下去,以爭取到各國出兵幹涉的機會。

高效的動員體制和常備軍制度,為泗上爭取了至少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之內諸侯都不可能集結完畢發兵幹涉。

在出兵的時候,適告訴六指,要快,快刀斬亂麻,越快越好,要穩定住宋國的局面,使得各國想要幹涉都來不及。

六指也是忠實地執行著上面的命令,這是他第一次作為一方主帥指揮一場戰役,也算是一次練手。

只是這一次練手頗為無趣,至今為止並沒有值得一戰的對手。

宋國民眾對於墨家很熟悉,尤其是泗水沿岸的城邑村社,並沒有覺得這是一場侵略,反倒是覺得這很正常,若不出兵反倒是不正常了。

墨家在宋國的政策,也繼續延續著之前的策略,只動大貴族,不動工商業者和已經轉型為經營性地主的小貴族,反正只要打倒那些大貴族民眾足以吃飽分到足夠的土地,那倒是沒有必要弄得太過激進。

六指在楚丘駐紮,主要還是為了防備魏韓方向,沛邑軍團這一次的任務就是從北線入宋,快速平定宋國局面後,進駐魏韓宋邊境。

彭城軍團則是從南下沿著睢水推進,搶占宋楚邊境重要的邊關符離塞,提防楚國的動向。

泗上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雖然並不希望此時開戰。

沛邑軍團和彭城軍團到時候會南北對進,將宋國貴族壓縮在狹小的睢水和沙水的狹小地域,盡可能全殲。

如果魏韓楚幹涉,肯定是要打商丘的,商丘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東進南下的重要節點。

魏韓不會選擇從菏澤方向出兵直奔泗上的腹地,因為菏澤以南一直到沛邑,都是堡壘遍布的築壘地域,以魏韓現在的攻城手段,啃下一座城要付出太大的代價。

魏韓楚不合兵,泗上就可以各個擊破;合兵,就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宋國也可以完成變革和整合,怎麽看泗上都處在一種有利的地位。

……

一名參謀官將一份前線的最新情報送到了六指的手上,軍團的幹部都看了一下,展開了地圖,六指指著碭山邑道:“他們將大軍集結於碭山,看來這是準備頑抗,以待魏楚韓出兵。”

“這不是自投於網中?”

芒碭山是整個宋國唯一的山區,也是後世漢高祖斬白蛇起義的地方,說是山區,實際上最高的山峰也就百十米,算是一片丘陵。

不過這裏是古時的采石場,石料方便,皇父一族在這裏的封邑修築的很是堅固。

宋國作為泗上的後花園,本身地形又不復雜,就那麽幾條河流的水文特征軍中參謀早已了然於胸,依靠河流根本不能進行有效的防禦。

一名參謀道:“宋國太小,皆是平原,貴族叛軍無可躲避,各國態度曖昧不明,又不能撤入楚魏,只能選擇依托碭山頑抗。”

“碭山我們倒是熟悉,那裏是咱們重要的石灰產地,泗上的石灰十有八九源於碭山,那裏的城邑修築的也算是易守難攻。”

“他們也知道我們既然出兵了,野戰對壘就無勝算,不如依托堅城抵抗到魏楚韓出兵。”

“再者四周都是大澤,也確實易守難攻。”

此時的碭山附近很多沼澤地,碭山這幾年的發展和泗上對於石灰的需求量大增有極大的關系,作為整個豫東大平原地區屈指可數的小山脈,那裏有豫東最好的石灰巖。

從某種意義上說,宋國和泗上已經統一了,因為有著完善的共同市場,完全打破了以往以城邑為中心輻射百裏村社的經濟模式。

之前因為和皇父一族的友好,碭山地區的皇父一族封地有石灰貿易,有錢之下也發展的不錯,的確是座堅城。

只是,碭山距離彭城太近了,而且一旦沛邑軍團和彭城軍團完成了合圍,那就是個死地。

可想來對面也沒有其余選擇。

六指想了一下,便道:“那就先不急,先清理周邊,最後再打碭山。皇父一族在那裏最多也就集結三萬各地貴族的殘軍,再加上在那裏的奴隸、農夫,強迫守城的話,可不是人越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