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編制(第2/2頁)

前天庶俘羋等人已經去往沛邑開過了會,他們這個旅會優先補足,一旦作戰會跟隨主力行動,用作奔襲、襲擾、斷糧、抄後的目的。

這幾日整個旅都在忙碌,從動員令正式下發之後就已經開始。

旅的幹部齊全,編制完備,甚至於軍營都存在,也就是人數不夠。

此時還沒到正式接納那些退役士卒的時候,旅內的軍官們正在裏面爭論,主要就是討論下真要打起來他們和泗上最精銳的第一武騎士旅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旅內的不少軍官都是趙地的人,都覺得論及上陣殺人,他們未必就比第一武騎士旅差。

副旅帥便嚷嚷道:“我當年在高柳邊堡,帶著我們連隊的人奔襲胡人的聚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

“論起來,第一武騎士旅當年也就是跟著巨子打南濟水之戰的時候,將步卒部署兩側突襲了齊人的防線。”

“說真的,現在看看那一仗,我們旅若是上,我們也行。當時齊人已經撐不住了,炮兵一轟,他們已經散了。而且當時只是打開缺口,突到裏面的時候,對面已經潰散了,毫無建制,怎麽打都行了。”

“真要是打起來,是……我們對沖沖不過他們,可別的事他們肯定比不過咱們。”

另一個人也嚷嚷道:“就是,論馬術,他們武騎士旅的人馬術也不比咱們強……”

幾個人就笑,說到這,其實大部分人都已經服軟了,意識到沖陣和那些武騎士差不少,也只能從馬術上找找自信了。

庶俘羋倒是沒有參與爭論,他去武騎士旅做個掛職的副旅帥,見過武騎士旅的訓練和沖陣練習,自己很清楚這差距有多大。

武騎士旅的騎兵可以在百步之內保持騎手與騎手之間緊挨著膝蓋,當年趙地的那些騎兵可保持不了這麽好的陣型。

這種訓練沒有個三四年可練不出來,沖陣的話實在是和他們沒法比,騎兵對沖的話庶俘羋也明白若是雙方對壘,自己這個旅用不了多久就會崩潰。

論起來他們這樣的輕騎旅,哪一個人在村社裏都是些善戰的人物,騎術高超、膽子又大,可論紀律真是不如那些武騎士。

這些年他們這樣的輕騎旅每一次演訓的任務,不是突襲糧倉、就是臨陣的時候繞後擾亂對方陣型,要麽就是追擊潰兵不準對方重新集結,基本上沒有沖陣的任務,也基本上不訓練類似的任務。

在一些軍備的配置上也有區別,武騎士旅都用劍,也基本上不用長矛。

但是他們旅配發的都是環首刀,主要是劈砍,而且一些連隊還配屬一些一次性的長矛,沖鋒的時候使用,沖鋒完畢直接丟棄換刀,還有些連隊會配發一些短槍管的燧石槍。

某些地方看來,和那些北地的胡人差不多,只是那裏的胡人多用便於在馬上施放的短弓,而這些人配發的是短管的火槍。

用庶俘羋自嘲的話來講,他們這些人是對射射不過結陣的步卒、對沖沖不過武騎士、沖陣不如車兵,也就剩下個跑得快、能騷擾這兩個優勢。

像他們這樣的輕騎旅,和大部分泗上的軍隊差不多,內部一應俱全,包括各級的墨者代表、軍需司務官、醫生、軍樂手、傳令兵,所差的就是作戰目的的不同。

營房內的爭論即將到尾聲的時候,有人進來道:“旅帥,旅代表,上級有令讓你們去一趟。好像明天就要將人分過來了。”

這是早已經知道的事,只是沒確定具體的時間,眾人也不驚奇。

兩個人去一個就行,旅代表便說讓庶俘羋去,他正好給剩下的人再開個會。

出了軍營,不多遠就是大營所在地,進去後卻沒有見到六指,而是軍團的代表見的他。

敬禮之後,軍團代表笑道:“俘羋,都是些以前的老騎兵,還有不少立過功勛的,野的很。”

“當年在汶水,二十幾個人就敢沖到齊人軍中搶旗幟,後來還因為搶貴族俘虜做軍功還和兄弟部隊打起來過。”

“都是些在村社場院裏打架的好手,得好好鎮住他們。若是鎮不住,打順風仗還好,各個勇敢,可真正的大戰依靠的還是紀律,而不是個人的勇武。論起來你也知道,當年那些北地胡人,論個人勇武只怕不弱於你們,可就是打不贏。”

“你在高柳有名氣,可在泗上,他們眼裏你也就是個小年輕,紀律是紀律,信服是信服,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