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浴火重生(下)(第2/2頁)

只要速度夠快,皇父一族的私兵就可以迅速控制商丘,固然商丘本地的民眾都有一定的軍事訓練,但是並沒有嚴密的組織,皇父鉞翎認為自己的軍隊一入商丘,立刻就能夠控制住局面。

一旦控制住了局面,便可以弄得整個宋國雞飛狗跳,煽動怒火和仇恨,讓各國諸侯都看到民眾暴亂起來的可怕——用幾個貴族當祭品,讓其余諸侯感同身受,從而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墨家想要開戰,需要的準備時間一定很長。

因為這件事不只是宋國的事。注定了要應對魏、楚各國,皇父鉞翎認為墨家絕對不可能用少量軍隊就入宋。

一旦泗上進行動員,這就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

這還包含著對越、齊等國的外交和威懾,對南海的控制和鎮壓叛亂種種,半年時間內,魏楚各國就算反應再慢,也一定準備好了。

到時候國民暴動的烈焰一旦升騰,魏楚韓齊就算不幹涉都不可能了。而只要幹涉,各國之間互相制約,一個完整的宋國就可能保留下來,而且會得到源源不斷的軍事支持。

最關鍵的,皇父鉞翎之前欠墨家和那些商人的錢都不用還了,這就可以極大地緩解一下財政上的壓力。

那些宋國的商人到時候肯定不敢要債,要麽跑到泗上,要麽就被處死,到時候又可以罰沒一些土地房屋和作坊財產,有利於快速穩定之後的局面。

與宋地其余貴族的密謀早已經開始,雙方從二十年前的對抗到如今的合作,也不過是因為利益的驅使。

雖然皇父鉞翎也參與了和貴族的血誓之盟,但如今這年月,誰都知道誓言這東西不可信,哪怕是敬重殷商上帝的宋地,貴族們先盟誓後跳反的事也是層出不窮。

可現在在外部的壓力之下,他們出奇的團結,就在等待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不能太早。

如果太早,各國都沒有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泗上的動員速度要快於其余各國,到時候宋國可能撐不下去。

這個機會不能太晚。

如果太晚,魏楚韓和泗上達成了瓜分宋國的密約,屆時各國的態度也可能會很曖昧,難以說清。

現在楚王的使者已經到了泗上,皇父鉞翎覺得這個機會已經來臨。

因為到時候,宋國一旦出了這麽血腥的事件,墨家一旦出兵,楚國的使者就不可能再和泗上達成密約協議,必定會離開泗上,從而斷絕墨楚密約的可能。

想來楚王的使者來泗上之前,楚王也不可能想到宋國的局面會變成皇父鉞翎計劃的那樣,楚王使者也就不可能再依照之前的想法和墨家繼續談下去。

與此同時,秦國的使者也已經抵達宋國,即將進入泗上,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在半途截住秦國的使者,控制住他們,讓他們逗留在宋國不能進入泗上,禮送他們回秦,使得墨家無法和秦國的使者達成正式的協議。

這樣一來,魏韓出兵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秦國和墨家的關系不好不壞,距離雖遠,可是有諸多叛墨,對於泗上的實力必然了解。

以秦國一貫的態度,這一次定然也會選擇坐山觀虎鬥,甚至可能會給魏國足夠的示好,以便讓魏韓卷入宋國的漩渦之中。

這件事皇父鉞翎也考慮到了,因為之前泗上墨家似乎可以控制住宋國的局面,使得宋國的亂局演化為一場“貴族政變”,而且他們並不想打。

秦國若是希望中原亂起來,肯定是不希望魏楚韓泗上分掉宋國,而是希望四方圍繞宋國開戰。

如果泗上不想打,秦國只怕也要攛掇泗上打,甚至給出足夠的條件,達成緊密的盟約,只求泗上和魏楚韓開戰。

但皇父鉞翎決議先發制人,那就是在逼墨家出兵。

如果墨家不出兵。

皇父鉞翎就可以控制宋國的局面,立刻和魏楚韓修好,以對抗泗上的橋頭堡的姿態,得到周邊各國的支持。

到時候各國為了對抗泗上,也必然欣喜於宋國從泗上的控制中獨立出來。

如果墨家出兵。

秦國就不需要再給予泗上足夠的代價,甚至結盟,因為秦國的目的已經達到,最好的選擇就是坐山而觀虎鬥。

到時候甚至還可以慫恿魏韓出兵。

至於如何讓魏韓相信……

要麽結盟,要麽趁機對西邊的西戎開戰,要麽繼續深化變法,總之會讓魏韓都作出判斷,秦國不可能履行和墨家的盟約,從而可以更傾向於出兵幹涉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