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亂前夕(四)(第3/3頁)

如今這些邦國和中原諸國的交流已然不少,各種貿易的展開早就開始,尤其是隨著墨家在巴蜀地區傳播技術。

這種青銅,正是和中原各國貿易交流的器物之一,正因為特殊所以才得以流傳。

制作好的磷青銅需要回火淬火等才能夠擁有很好的彈性,那裏的先民正掌握著這種手段,或許也正是後世楚國之所以派莊屩前往滇池的原因。

一國之君的意志,可以跨越萬水千山。

墨家可以派索盧參西行萬裏,達極西之地;秦君自然也可以派人前往且蘭等國,尋找這種帶有彈性的青銅冶煉技巧。

隨著都江堰提早建成,隨著墨家在蜀國經營煮鹽、冶煉水銀等行業,巴蜀與四周山林夷狄邦國之間的交流也就越發的多。

這掌握了科學方法搞清楚火藥配方的方士,並不知道那些銅為什麽會有彈性,但卻隱約知道了銅的彈性和磷有關。

磷,此時又叫祝融血,這方士按照書上內容嘗試煉制過,並且成功了。

而這方士又聯想到一些事,傳聞昔年歐冶子、幹將莫邪等鑄劍的時候,多以人為祭,劍出驚神。

適當年在泗水煉制“祝融血”用的正是骨頭,他便隱隱產生了諸多聯想。

……

PS:嗯,老秦人就算用火槍,也還是要用銅件的。雲貴邦國銅器事,半真半假,姑且附會。滇池附近、後世莊屩之孫遷都的晉寧,確實是最大的磷礦產區。古滇國銅器多磷,這也確實如此。當然,是否有小的彈性銅器件,那就是故事了。能用和好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且蘭國夜郎國都是莊屩滅的,武王伐紂的時候上古百濮就已經參與滅商會盟,青銅冶煉技術自然有。另外,青銅時代的文明交流沒有想象的那麽閉塞,巴蜀人早就通過雲貴地區,和印度貿易;會盟諸侯滅商,雲貴巴蜀地區都能參與會盟,可見商朝也能在那邊抓人烤幹了給天帝當祭品。後來張騫在大夏看到的那些,實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