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亂前夕(四)(第2/3頁)

另外,潡水一戰墨家攻下了滕城之後,那一本名為《理性天志的勝利——論勾股術和攻城術》中做個解釋:為什麽子墨子守城的時候,要修築行墻,都是為了增加寬度。

而寬度的增加,是為了投射的優勢。如果在寬度保持不變的前提下,能夠增加投射,效果是一樣的。

墨家在二十年內所著的這些書,如今已經流傳開,而二十年的沉寂,不是除了泗上沒人注意到,而是在慢慢消化。

種子灑下。

九州之內,遍地開花。

然而這朵花,開的卻有些異樣。

勝綽看了看那個銅勾,搖搖頭道:“我聽聞,墨家那邊一直在制作這東西。但是,他們用的是鐵,而且其實已經制成了,只不過蓄力不足,出火太低,所以並不用。”

“但是,鞔之適說他從那兩位先生那裏看到的,就是鐵的……怎麽能是銅的呢?”

他彎腰拾起那個板簧,用力一扳,果然需要力量,撒手之後,立刻彈直。

那個方士道:“不論銅鐵,要的是蓄力之能。莫說銅鐵,就是用個小弩在上,以弩臂之力拉動彎鉤擦動燧石,卻還不是一樣的道理?”

勝綽不解道:“可是……天下鐵匠都在嘗試著用各種淬火的方式想要得到那百金……”

“銅亦能蓄力為簧?”

方士道:“先生有所不知。巴蜀以南,有夜郎國、且蘭國,俱是夷狄。然而那裏也有銅器,也曾有過交流。我曾見過一精巧之物,也是銅的,正可蓄力。”

燧發槍的原理沒有那麽深奧,所差的只是一根合適的、有彈性的板簧。

至於點火方式,化學若是飛速進步用彈簧的力量撞雷汞可以;用來擦燧石也一樣。

泗上早就有原始的燧發槍,只不過不在軍中推廣的原因就是打火率太低。而打火率太低的原因,就是材料不過關。

這個時代,是屬於工匠的,是工匠可以敲出來的。

材料才是制約如今很多精巧器械不能制出來的根本原因。

泗上墨家這一次卻不是像是火藥一樣在隱瞞什麽,而是因為適所謂從“兩位隱士先生”那裏看到的燧發槍的板簧真的就是鋼鐵的,他根本就沒有往銅件去想。

銅可以做蓄力的板簧,只不過適不知道。

秦人也不知道,但是他們知道板簧需要的特點就是有足夠的彈性,能夠蓄力。

至於大小、輕便、蓄力多少,那都是可以調節的,做不到百分百的發火率,做到一半也未必就不能用;做不到如此輕便,可放大一下部件也未必就不能用。

這其中有諸多的巧合,也有諸多的必然。

贏師隙自小顛沛流離,經歷了政變、驅趕、流亡;眼睜睜地看著魏國崛起、奪走西河、變法革新;目睹著泗上墨家從數百士發展到數萬士,更是親眼見證了墨家的崛起;他的身邊又有勝綽這樣的叛墨……

這一切,都讓贏師隙心中對於“變革”二字極為看重,也正因如此,他才善於從各家的經驗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正如火藥,他一直盯著,並且從人心上推斷墨家明明能做天下最好的弩,卻偏要用火槍,足見將來必是火藥的時代。

而板簧燧石發火槍所描繪的戰法、戰陣,更是他所看重的——那將更加適合開阡陌破井田的秦國變法,征召的士卒只需要學習一種武器的使用,而不再需要分成許多種不同的步卒。

這是前提。

而方士所言的“夜郎、且蘭”等小邦國,在巴蜀以南,而秦國早就和蜀國圍繞著漢中打了幾十年,與巴蜀有極多的交流。

夜郎、且蘭等國,只是此時對於雲貴地區的小邦國的一種稱呼,都算是百濮。

再怎麽說,武王伐紂的時候,百濮也是參與了盟誓的邦國。

在泗上墨家出現之前,這是青銅時代,無銅不成邦國。

那裏已有青銅文明。

百五十年後,“盜跖莊屩流譽後”的莊屩攻入雲貴,自立滇國,都城所在的地方,正是此時這些雲貴邦國的冶銅中心區。

滇池附近,正是雲貴地區邦國文明的精華之地,這裏自然有青銅冶煉,而除了錫鉛青銅外,這裏還有一些磷青銅。

因為滇池附近,正是後世諸夏最大的磷礦產區。

這裏的銅器邦國在冶煉的過程中,應該是無意中掌握了煉制磷青銅的技巧,並且逐漸形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流傳。

雲貴地區的銅器通過巴蜀和秦之間的交流,流入過秦國不少,而磷青銅的特殊性,使得可以制作一些精巧的銅物件。

文明的交流,比之後世的想象更為神奇。

三百余年後,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見到了蜀國的布匹,大驚,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裏,得蜀賈人市。搞的張騫心癢癢的,鑿空西域之後,還準備開辟一條從巴蜀到印度的貿易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