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德之城(下)(第2/2頁)

在場眾人哪裏不知道這個道理,之前嘟囔那人道:“這道理倒是可以懂。只是道理是道理,可現在看,草原專營獲利,每年得息一倍,我能投十萬錢,卻只能讓我投五萬錢,難免如同肉在嘴邊卻只吃了一半……”

商人中的一員起身道:“吃一半也是吃。”

“現在看呐,肯定得利。以後啊,得利也不是什麽秘辛,怕是會有人看的眼熱啊。”

“王公貴族的話,哪裏能夠聽信呢?”

這話算得上是一句真心實意,國君總會變換名目想辦法從庶農工商階層中弄到錢。

工商業者,尤其是這些依靠種種手段富起來的商人,很希望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來保護他們所得的一切。

財富的本源都可以追溯到土地,而第一批擁有大量土地的人,肯定是用了許多的手段,包括且不限於暴力,也就是第一批貴族。

坐在這裏的商人論起來,其實多多少少都有貴族的血統,只是他們的財富來源已經不限於封地上的勞役地租,這就使得血統這東西帶來的身份並不怎麽重要了。

說到將來,不少人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趙侯想要奪走他們的財富、奪走他們不斷獲得財富的諸如專營權之類,自己應該怎麽辦?

提到這個話題,有些東西就不得不面對,只是這個問題不太好說的太明白。

誰能代表他們的利益?誰能在趙國有力量、有暴力的力量並且站在他們那一邊呢?

不言而喻。

但卻不好直接明說。

有人小聲地道:“墨家肯定不是為了錢,他們是有別樣心思的。你看,真要是為了錢,草原上最能獲利的,就是火槍、火藥、刀劍,可是這都是墨家那邊嚴禁售賣的。”

“咱們不賣,肯定有別人偷著賣,獲利百倍啊!雖說抓到要被處死,可獲利百倍,總會有人不顧性命的。”

“當初墨家來趙國,他們若是只為了牟利,大可以不去高柳,而是將刀劍鐵器火藥都賣給胡人。他們既不賣,他們總說利天下,你們說到底怎麽才算是利天下啊?”

話裏有話,自有人接到:“自然是庶農工商為天下人的天下得利,就叫利天下唄。”

“咱們不懂墨家的那些義,但有一點,既說利天下,得讓咱們也得利,那才叫利天下,是吧?咱們也算是天下人啊。”

商人中難免也有一些頗有市井遊俠兒風氣的人物,聽著這些遮遮掩掩的話,笑道:“咱們不一直就是這樣嗎?公子朝和公子章,和咱們可都沒什麽關系。咱們緣何支持公子章?還不是為了利?”

“當初公子朝叛亂之初,公子章沒錢,他有沒有錢關我屁事?要不是墨家和他談,問咱們借錢以便之後咱們得利,我何必要將錢投到他身上?”

“你們可知道現在轉運一批牛馬到泗上、再從泗上換回璆琳又是什麽價?若沒有比那個更高的利,就是墨家說破了嘴,我們也不可能借錢給公子章。再說,若非墨家作保,王公貴族就不還錢,你我又能如何?”

他也不管自己的話會不會被不該聽的人聽到,高聲道:“我還是那句話,誰讓咱們得利,咱們就聽誰的。誰能不動咱們的利,誰就是咱們認的趙侯!”

這才是一番真正“無德”的話,說的理直氣壯,竟無半點猶豫。

只不過做“無德”之事在先,如今也不過就是將這些話說出來,一眾人雖然不願意惹火燒身,可卻也都沒有反駁。

那人直抒胸中之意,頓覺痛快,又道:“若是將來趙侯竟不認,或是要收回專營權……哼哼,那需怨不得我們。這件事,咱們還真就得靠墨家,得讓這個商會水潑不進,貴胄大人的水,休想潑進來半點。”

眾人均想,自該如此,若是有朝一日趙侯竟要搶他們的生意,那自然是要反抗的。

原本肯定不敢,因為反抗絕無活路。

現在則不同了,有了墨家,一旦反抗便可能會有一絲活路,因為墨家有人有槍。

沉默中,有人忍不住感嘆道:“可惜墨家不缺錢,若是他們缺錢就好了。等到天下大利之時,咱們也只能是錦上添花,做不到雪中送炭啊。”

又有人道:“不管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那都是別人成事。沒辦法,誰讓墨家說咱們這些工商業者,如今還孱弱呢。你說,這世上這天下,真有咱們這樣的商人自己成事的嗎?”

許多人搖頭,他們想象不到商人怎麽可能有力量自己做成事。既做不成事,那就只能成為配角,永遠無法主導天下的“義”,因為他們如今真的太孱弱了,他們自己都知道,只能送炭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