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國的路(六)(第3/3頁)

那就需要挑軟柿子捏,同時再順便清理一下田氏的政敵。

這樣一算,五都制如果能夠實行下去,平陰和臨淄都可以握在君主的手中,以這兩地作為試點,保證兵員的同時,又可以構成上層的君主、貴族、豪商的緊密結構;中層的貴族庶子作為軍隊支柱、特權的專營商人作為城邑經濟基石。

這便是田和所構想的齊國的路,一條不同於泗上國民共政人皆平等;不同於秦國重農抑商官辦工商;不同於楚國邊境封建內部收權小西周;不同於魏國西河濫觴血稅自耕……當然,也不同於周禮古董燕國的強國之路。

這條路,田和謀劃了二十年,一直沒有機會實行。

而現在,借著齊墨戰爭的局面,田和倒覺得,田剡可以繼承自己的意志,把這條路走完。

神權上,遵黃帝為祖,阪泉之戰輪回為田氏代齊。

政權上,用黃帝之學為皮,用齊國本土的、適合齊國特殊性的管子學派。

軍制上,用二十年來各國征戰的經驗,放棄分封建制的貴族兵制。

現實上……墨家這一次對齊作戰就是絕佳機會。

長城以南的事……正可以請墨家幫幫忙。

墨家不是想要利天下嗎?那好,那得罪齊國貴族的黑鍋,請你們墨家接下,反將一軍,你們墨家是背還是不背?背的話,齊國強矣;不背的話,有何臉面再談利天下?

楚國能夠嘗試改革,那是因為吳起在大梁一戰搞掉了諸多楚國貴族,數名執圭之君被俘或是戰死、被火藥炸開的大梁城內大量的貴族子弟被抓,楚王才有能力借此集權。

多難興邦,便是此意。

於是田和想了想,覺得和田剡要談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政變之後,立刻放出風聲,說墨家要利濟、汶之民,若不利不和談,要讓齊國各處都知,倒逼墨家在和約上加上這一條,為齊國集權奉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