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談笑破城(上)(第2/2頁)

“各部安排的事,也都說了。戰略戰術也都定下來了,如何最快的速度破城,那就是你們的事了。”

“散了吧,都去準備。”

主官們各自敬禮後便各自離去,作為墨家最是精銳的第一師,他們這一次承擔著破城的任務,他們所要負責的只是主攻方向,對於隊友和友軍充滿信任,他們不需要考慮側翼,只需要考慮怎麽最快地攻下城邑。

師長和師代表回去後,先和各個旅的旅帥們分配了任務,各個旅的旅帥再將任務在旅內會議上討論,細分到各個連隊。

各個連隊再分配到最小的作戰單位,二十五人的司馬。

雖然各國都有司馬長這樣的軍事單位,甚至都有伍長十長之類,可實際上真正打起來最小的戰術單位也就是旅,再往下根本難以指揮。

這時候打仗必須要結陣,用陣法,不是他們不知道陣法有時候笨重,而是因為只有依靠陣法才能夠維持士卒不亂,能夠將作戰任務分配到連一級的此時已算是天下強軍。

在第一師中打主攻的,是兩個人高馬大的擲彈兵連,他們是軍中選拔出的精銳,勇力無雙,訓練他們的都是原來墨家精銳的備城門士。

備城門士後來不再組建,分為兩部,一部留在軍中繼續訓練擲彈兵,另一部分種子去了習流舟師訓練在船上的劍盾兵,此時劍盾兵是戰艦作戰的主力,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接舷戰都不可被替代。

兩個連隊的擲彈兵連隊是第一師中的精銳,守城的時候用於城門萬一被攻破混戰中的決死反擊,攻城的時候作為優先登城的那部分,或是步卒交戰焦灼時候用於撕開對方方陣的。

在內部被稱作擲彈兵,但在外部諸侯那裏,多被稱作“先登營”、“先登士”之類,這是比較符合無火藥時代的稱呼,也更為直接。

兩個連隊內的墨者比例很高,在連長和連代表從旅會議中歸來後,便開始著急連對內的墨者和司馬長,部署各自的任務。

到了連長這一級,他們只需要知道大致的大略,知道自己具體的細務即可。

四十多個人圍在一起,地上畫好了一個簡單的圖例,連長便道:“到時候,炮兵會猛轟城墻,工兵也會集中一點挖掘城墻埋藏火藥。一旦城墻被炸開,我們就需要從缺口沖進去。”

“城內還有第二道矮墻,齊人可能會在那裏組織防禦,我們就是要靠投擲鐵雷和近身劍術沖開,占據第二道墻,沿著塌陷的城墻爬到主城上控制高處。”

他大致地比量了一下他們兩個連隊所要負責的進攻寬度,以炮擊和火藥轟開的城墻為基準的一個寬度,兩側的事他們不需要管,那自有別的連隊負責壓制。

將各個司馬的負責的方向分好,有負責主攻的,有負責登城的,留下了一部分作為後備。

一司馬長問道:“到時候後面掩護我們的是咱們旅的吧?”

“嗯,其余連隊的火槍手會集中一點掩護咱們,矛手需要咱們控制了缺口之後再上去,他們就在後面的壕溝裏列陣。”

連長解釋完,又道:“旅帥的意思是一旦破城,矛手們上去的時候,缺口就和咱們無關了。城墻也和咱們無關,咱們穩固了缺口、等矛手跟進、火槍手上了城墻後,就要猛沖。”

在地上的簡單圖勢上畫了個位置道:“就一條主街,城內並無土壘,咱們進去後就記得一點:往裏面沖,以司馬為陣往裏面沖,沖到集市、宮殿,遇到小股的敵人不管,留他們到身後,自有後面的人負責。我們就是要沖到最裏面,逼得貴族們逃走,不能再組織起來即可。”

這種戰法他們倒是輕車熟路,一支軍隊是有靈魂傳承的,早年間的那些墨子從天下收容服役的備城門之士,他們不但要在城門處準備反擊,更重要的是一旦攻城一方退走,他們就要趁亂沖入敵營斬殺敵將、折斷旗幟,造成更大的混亂。

他們也不需要考慮工兵怎麽挖、炮兵怎麽打,只需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排清楚就好。

這是墨家特殊的軍制決定的,層層負責、層層分配。

連長說完,摩挲了一下自己的鐵劍,劍柄上歪歪扭扭地刻著一行字。

“墨者為利天下人,死不旋踵、不謀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