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逃卒眼中(五)(第2/2頁)

那帶隊的司馬長既是相信了他的話,便給介紹了一下。

“這幾個人是安平的,這幾個是秦周的,這兩個是在繇燒陶的,這幾個是袁婁捕魚的……”

各自介紹了一番,都是些窮苦人,又不是貴人,也沒什麽士的身份,各自之間也沒什麽利益沖突,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便都放下心來。

當天夜裏,這三十多人的隊伍便增加到了五十多人,夜裏輪著出去放哨,第二日清晨過了河又往東邊多走了幾裏藏好。

到下午的時候,又有二十多個人跑到了這裏,就有幾個攜帶了兵刃,再一問也是逃兵。

昨日先來的那些人便問道:“今日又死了多少人?”

他們也都知道不可能攻下贏邑,是以都沒問,況且若是攻下了,何至於逃到這裏。

今日後來的一人喝了幾口水,便道:“誰知道死了多少?讓我們拿命去填那城墻,只怕貴人想只要死的多了,便可以和墨家的堡壘一樣高,可不就攻上去了?”

這人說完,旁邊一同逃來的人也不堪回首道:“太怕人了,今日要用沖車靠近,可哪裏靠的近?十幾輛沖車走到一半就被砸碎了,好容易有幾輛靠前了,城上就往下倒油點火,又有鐵雷炸在旁邊,我的夥伴全死了。”

“昨天夜裏那些裝死的被驅趕回去的都被斬首了,我們這一看回去也是死,不如直接逃啊。”

昨日已來的那些人便問道:“難不成那些貴人身邊的私屬今日就沒沖?”

“沖有個屁用?”

一個逃兵不屑地罵了一句,說道:“之前倒是有些私屬和技擊之士,多給錢財,待我們沖過去後他們就沖。”

“可沖過去有什麽用?一群人被堵在了凹縫裏,兩邊的火槍一起打下來,連墻都沒爬上去就死了一半。昨日就是那麽死的,今日還是這麽死,公子午不過孩子,懂什麽打仗?”

罵過之後,這些人也鐵了心道:“我們一看,留下來還是得死,就跑了。等仗打完了,便出去投降就是,可別給貴人賣命了。”

這番話正是多數逃卒的心裏話,心道貴人身邊的私屬都攻不下來,怕是這城也攻不下了。

這時候還未天黑,太陽卻是烏蒙蒙的,顯是要下雨了,空氣悶熱無比。

這些逃卒一個個手裏也沒什麽吃的,餓了一天,好在附近有幾株桑樹,正好采摘些桑葚、蘆葦芽之類的野菜充饑。

這是一片靠山的地方,農田距離這裏又遠,又怕出去被人抓到,況且這時候宿麥已收,粟菽未熟,也沒什麽吃的。

後逃過來的一人看看天道:“看這天,怕是要下雨啊。”

他說這話,並不是為戰場局勢發表什麽意見,在場的人都知道墨家火器較多,但這個時代的思維之下也是下雨天不能打仗,這是規矩,或者說數百年戰爭形成的習以為常的真理。

不是說不知道下雨天可以趁機襲擊火器不能用的墨家,而是因為下雨的時候連隊伍都難以集結,哪一國的大軍能夠在軍中沖擊或是行軍,便足以稱霸天下。

既不是為戰局發表意見,自然便是為了眾人的處境,那人又道:“若是下雨,總得有個避雨的地方。”

“不是還有帶著劍戈的嗎?我看都弄起來,先分幾個人搭建個草屋避雨,剩下的人就收集一下桑葚子、蘆葦芽、蒲草根之類的吃的。我看山上還有萘果,這都能吃。”

“都費些心,搭屋子的費心,便能吃果子。摘果子的費心,便可避避雨。誰也別偷懶……”

他說完,在場的四五十逃卒都道:“你說得對,我們都沒想到。便推你為首領,倒是一起熬過這幾日,想來很快就打完了……”

這本是個很正常的事,可昨日在陣前裝死時候就被各種道理相悖精神折磨的那楊朱學派的逃卒心裏咯噔一下。

在臨淄的時候,墨家常常講學,他的夫子是楊朱學派的,時常和墨家的人爭論,他可是聽過不少墨家的言論。

此時此景,竟是難以自已地想到了當初在臨淄聽到的那些墨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