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泰山之陽(八)(第2/2頁)

“後來那年年末,我實在是惡心榆樹皮的黏,覺得有些像鼻涕,就趁著媽媽不注意,把榆樹皮在碾子上挑出來扔出去。”

“媽媽還在嘀咕呢,說怎麽今年的不黏這樣幹……我心裏就偷偷笑。”

“再後來,我和弟弟打架,弟弟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我還被罵了一通呢……”

都說起過去的事,不少人咭咭格格地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回憶。

最開始胡蘿蔔、地瓜、土豆、玉米這些東西還是種子,一旦在泗上普及,一些高產的東西便成為日常的主食,小麥的產量終究要低。

說起來這也算是泗上年輕一代對於時代的直觀記憶。

究其根本,因為一開始墨家需要錢財、糧食,用鐵器、耕牛、分地贖買等政策,在名義上十五稅一的基礎上,保證更多的收入。

算上分期購買鐵器、組織水利等一系列的手段,名義上的十五稅一,可能要達到八稅一甚至五稅一的地步。

他們這一代人,十歲之前,大約都處在一個各自家庭的積累階段,都想著快點擁有自己的牛馬、鐵器、土地,省吃儉用,高積累低消耗。

等到七八歲之後,一些家庭的積累已經完成,泗上也算是成功轉型。

鐵器普及、良種足夠、牛馬眾多,手工業和冶鐵作坊、玻璃奢侈品作坊、海灘曬鹽業、運河水利等都基本完成。

臨近的宋國周邊沿河一代展開的自發的土地兼並,導致了泗上的手工業品可以換取大量的糧食和超額利潤,並且……天下沒有競爭者,市場廣闊。

泗上不再需要內部的高積累,糧食價格日低,並且開始擴展內部的市場,也讓這些孩子們的日子過得好了許多。

那些整日吃胡蘿蔔、在幹粉中加榆樹皮的日子,他們也都經歷過,咭咭格格笑起來的,也算是時代的共鳴。

孫璞聽這些孩子們在“憶苦”,心下笑道:“放眼天下,你們這哪裏算是苦呦?今日去看看,你們才能知道你們嘴裏的這些苦,只怕便要甜上幾分了。”

他已經想好,這一次便要住在一些農戶家中,同吃同住,攜帶的那些糧食,也都是作為飯錢,返還農戶。軍中的事,他不管,那個連隊便繼續吃軍糧就好,自己帶來的這些年輕人,卻是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麽要利天下,以及為什麽墨家可以有資格談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