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可撼動的力量(十二)(第3/3頁)

贏師隙聞言苦思,試著問道:“以現在鐵器、牛耕、壟作的大勢之下,土人相同,武卒之法必勝養士分封。”

“而以刀耕火種漫天撒籽的大勢之下,土人相同,養士分封必勝於武卒之法?”

吳起拜道:“君上聰慧,正是此意。只是奇技,並非是不可撼動的力量。只是策略,亦不是不可撼動的力量。我想,勝綽的意思,也是如此吧?”

一旁的勝綽已經微笑,起身道:“君上,我所謂的不可撼動的力量,也正是如此。”

“泗上行政,政通人和。可以為官為吏者,多矣,故而泗上墨家可以說:選賢任能、能者上而不能者下。”

“因為墨家有草帛、印刷這兩物。使得適當年說,要讓遠在海陽的牧羊之人,亦能書寫自己的名字。若無此二物,只怕做不到。”

“可是,反過來也一樣。若是已有草帛、印刷之術,卻依舊親貴傳承、只談血脈不論賢能,縱有此二物,也不能夠發揮出力量。”

吳起也跟著說道:“潡水一戰,越人致師挑戰,被墨家的火炮砸為齏粉。火藥之強,不可謂沒有力量。”

“但若沒有墨家的軍陣之法,只怕火槍還不如弓弩。”

贏師隙點頭道:“寡人明白了。這就像是匠人的卯榫一般,卯榫之術,單有卯,不能夠堅固;單有榫,也不能堅固。”

“兩位的意思,我已經可以明白。”

“勝綽所言的天志,或者可以為稱之為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才是不可撼動的力量!”

“墨家的強盛,不只在於他們的組織、計謀、道義、奇技。”

“而在於他們所作的一切,都契合天志,順應大勢,借勢而起、應勢而為。”

“如墨翟所言,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

“真正的力量便是不可撼動的天志,而善於使用這種力量的人,則選擇在熱旱之季,高網而捕鳥、潛罟而張魚。”

“有人見到了這人捕捉的鳥和魚多,以為這個人可以捉的多的緣故,是高網而潛罟,於是在寒雨的季節依舊高網而潛罟,卻無所獲。”

勝綽起身三拜,稱贊道:“君上終於可以知道,什麽才是不可撼動的力量。”

“墨家的組織穩固、道義蠱人、智謀詭譎、奇技疊出,這是力量,但不是不可撼動的力量。”

“墨家知於天志,順應而為,造勢借勢,法度策略與泗上之物契合、制度方略與泗上的生產契合,這才是不可撼動的力量。”

“若能夠理解這種力量,秦國一樣可以強大,霸取天下。”

“泗上熱旱,故而墨家可以高網而潛罟,可是若君上不能夠理解真正的緣故,因樣而學,秦國只怕不能強盛,反而還要衰落。”

“各國變法,就像是那些魚和鳥一樣,可能他們並不知道熱旱高潛是道理,但卻自然地去做。”

“而秦國變法,當做可以知曉熱旱之時鳥高魚低的人,法度、策略當順應物、技,便可一樣得到了那不可撼動的力量。”

“這力量的基礎,在於物、技。泗上的物不足,墨家便造物;泗上的策不應於物,墨家便改策。這才是我們該學的,而不是只看表面的策略,以為都是對的。沒有對的,只有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