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可撼動的力量(一)(第2/2頁)

平陰大夫是田和的人,不是田昊的人。平陰大夫的失敗,不是齊國的失敗,而是田和的失敗。

田剡喜不自勝,那些之前還在觀望的貴族們紛紛開始和田剡接觸,每一日絡繹不絕,而且諸多謠言開始在臨淄傳播:墨家不可戰勝,不若和談。費地之事,使齊國六萬將士被俘,都是因為君主不智的決定。

隨後傳言又起:田慶之才,不如鞔之適遠矣,我軍必敗!到時候臨淄軍團數萬人,只怕也要被殺被俘,年久不能歸鄉,數萬臨淄子弟將拋屍費地……墨家怨恨的不是齊人,而是怨恨發動不義之戰的君主,只怕除非君主下位,否則難以和談。

如今臨淄國人多數都在遠征途中,城中留下的都和那些人有著直接或是間接的血緣關系,自然關切臨淄軍團的動靜。

南濟水之戰後,墨家並沒有屠戮一名齊人俘虜,與二十年前三晉伐齊斬殺三萬齊人用頭顱築京觀完全不一樣,而且還送回了那些戰死在南濟水的齊人骨殖,這倒是讓臨淄許多人放心,心想就算戰敗只怕也不容易死。

可是墨家這些年一直在齊國活動,山東二國齊魯,墨家的活動極為頻繁,當年為了一起對抗強大的越國,墨家訪齊,帶來的鐵器種子,又在海邊展開了曬鹽之法,使得民眾深受其利。

當年田氏代齊之時,演的那一幕政治鬧劇,也正是用了“保民、利民”的口號,因為他們違背了禮,只能利用墨家在民間宣傳的義,至少在田和求魏侯請周天子封侯給予正式名號之前對於墨家的講學並不禁止。

一直持續到伐最之戰前,齊墨雙方的關系也都算是融洽,伐最之戰締結的條約中也不允許齊國禁止墨家在臨淄講學。

墨家講學的結果,就是田剡那一波謠言一出,民眾不禁憤怒,配合上墨家這些年的宣傳,均想:那費地事,是人家的事,齊國去打本就不義。而且得利的是貴族君上,自己的丈夫兄弟父親卻要戰死在費地,這憑什麽?

田剡為自己政變的造勢只是流傳出一些風聲,立刻就在臨淄引起了巨大的反向,二十年間墨家孜孜不倦的宣傳,在此時配合上太子剡的野心,終於迸發出了強大的力量。

當然,這是源於南濟水齊國的失敗,而在南濟水大敗之前,尚且還有不少臨淄國人為君上慶賀齊國又將強大、拓地百裏,國泰民安,不下齊桓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