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政與軍(第3/3頁)

“但是,齊人不知道。他們和我們制度不同,不會考慮到我們所考慮的事。”

“那麽,我們便要用政治,逼田慶進攻而不是在那死守。”

既是關鍵處,六指鄭重道:“破平陰之後,大張旗鼓地土改,破阡陌、開井田、發地劵、分齊人的公田和逃走貴族的封田,作出一副要在濟水安家的態勢。這會傷及到齊人的根基,而且齊人知道我們的執政能力,一旦留下不走,可能一年之內濟水就會完全被墨化,他們便不得不主動進攻。”

“這些被俘的齊人士卒,都是平陰、谷、阿一帶的農夫。我覺得不該帶他們回泗上,而是攻破平陰之後,讓他們各回其家。土改之後,大可吸收一些家中無妻子父母的齊人入義師。一則可以擴大我們的力量,二則讓田慶恐慌,他若和我們拖延,只怕一年之後濟水便會再拉起兩三個師,而且我們守城的能力天下皆知,執政的能力有目共睹,只要我們不攻臨淄,而是假裝要長期占領,那麽田慶所能依靠的東西就沒了,他就只能選擇主動來打我們。”

“他一動,主動權就在我們。是守城疲憊他然後野戰?還是給魯國施壓不準賣糧借糧從而切斷糧道?亦或是誘敵深入之後伏擊?還是等待齊國內亂?這就是隨我們了。”

“若不然,我們攻臨淄,萬一田慶有智,並不冒進,而是屯兵濟水,我們與之對壘,就得琢磨著速勝,那就得進攻。雖然能勝,可是傷亡必大。”

“而且,反正您不是說,齊地不取,但是依舊土改,到時候撤走,也讓齊人明白墨家的義和對他們的利,心生比較,暗旭相交,方能知曉日之暖暗之寒。”

“正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