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日(第2/3頁)

如此一來,附近各邑更是人心惶惶,閉門不敢出,那些遊騎的消息也更為難知。

那時候平陰大夫判斷,這些墨家的遊騎很可能是想要騷擾他的行軍、襲擊補給、從而延緩他的進軍速度,從而為墨家攻破成陽爭取時間。

可到從墨家出征那日算起的第七日,又傳來消息,說是墨家的主力沿著大野澤前進,並沒有去成陽,人數數萬,直奔濟水。

然而當日成陽那邊也一樣傳來了消息,說是墨家數萬正欲攻城,銅炮重達萬斤,一炮糜爛十余裏,城墻皆為齏粉,恐不能守,請求平陰大夫火速救援,否則成陽危矣。

這些消息全都相互矛盾。

可平陰大夫確定墨家義師的西線主力只有五個師,加起來也就是四萬余人,怎麽可能一邊有數萬猛攻成陽、又有數萬繞開大野澤直奔濟水?

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斥候出動,卻往往很少回來,回來的人也說不清楚墨家具體有多少人,更不清楚墨家具體的行動方向。

從沿著菏水攻成陽這個消息傳來,平陰大夫其實就已經有些迷惑了,按說墨家義師的主力現在應該集結在武城才對。

畢竟,十余日前的消息說是民夫從滕到武城絡繹不絕,正在運送糧草,墨家的第七師也在修築營地營壘,明顯是在等待義師主力抵達一同圍困武城選擇在武城決戰。

到現在,又確定墨家的主力確確實實是沿著菏水推進了,可是到底是攻成陽?還是移動到了濟水流域?亦或是真的分兵了,一邊打援阻礙平陰大夫到成陽會和、一邊攻成陽?

這已經讓平陰大夫無所適從,只能選擇小心翼翼,每天行進的速度更慢,早早安營,路過河流山谷的時候,都要派出斥候仔細查驗以防有詐。

到今日終於接到了臨淄軍團主帥田慶的書信,平陰大夫想的卻不像田慶那樣樂觀。

田慶的信上,讓他不和墨家接觸,放任墨家攻取成陽,只要拖到費國的事解決,他就算是立下大功。千萬不要支援成陽,更不要行軍太快。

平陰大夫倒是真的沒有想著貪功冒進,而且從三日前就已經開始小心翼翼,成陽被圍的消息傳來,他也不覺得這是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

但是,墨家真的只是分兵阻滯他前進而要攻取成陽嗎?

自己手中有兵六萬余,墨家主力四萬,看上去多寡有別,但在平陰大夫看來,自己寡而墨家眾。

若是墨家真的分兵圍成陽,而再分兵阻滯自己靠近成陽,那倒是不懼。

可萬一……墨家根本不是為了成陽呢?

現在距離範邑不過二十裏,距離成陽不過百裏,身後還有薛陵等邑,如今到底是繼續前進到範邑依托堅城觀望?還是現在就選擇後退到薛陵等地,離墨家越遠越好?

田慶那邊的信上,讓他小心,但又讓他做出威脅成陽的態勢,這樣讓墨家的主力不敢全部撤走去武城,最多只能分兵。

這樣的話,就需要前進到範邑觀望。離得太遠,消息不暢,萬一墨家主力從成陽撤走,自己距離太遠,沒有功勞不說,若是墨家主力又返回武城和臨淄軍團決戰導致了失敗,自己恐怕也要被問逡巡不前導致墨家主力從容撤走之罪。

而且,萬一失敗,到時候齊魏之間仍舊需要結盟,那成陽的事,總需要有個人背鍋。

誰來背?

自己能把田慶給自己的書信拿出來,說是田慶不準自己救成陽所以自己溜回了薛陵?可田慶的信上沒有寫那麽直白,而是說鞔之適詭計多端,不可輕進,至於真正的目的和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說辭都是親信人口傳的,拿出來也沒用。

既不能說,那萬一失敗問責,為了平息魏韓的憤怒,自己就要被當做祭品。

前進到範邑,那情況就好說的多。

真要是成陽被攻破,就說墨家義師阻礙,自己竭盡所能不能前進,這不能算是自己的罪。

而且若是墨家的主力撤走前往武城,自己若能奪回成陽,那麽也是大功一件,到時候是歸還魏韓還是怎麽樣,將來萬一自己在齊國混不下去,還可以憑借今日的關系逃亡魏韓。

然而,萬一墨家攻成陽是假,而是想要尋機殲滅自己手中的這六萬人怎麽辦?

前出到範邑,到時候跑都沒地方跑,四周沒人可以救援,撤回胡陵至少還有四周城邑的大夫可以援救。

到了範邑萬一墨家的目標是自己,往馬陵方向跑,指望魏國救援?可是現在馬陵以西的魏國黃城、繁陽等地正在謀劃圍攻邯鄲的事,兵力都在鄴地和邯鄲,而且還有黃河阻隔,萬一被墨家追到馬陵,背後就是黃河,魏人無力救援,只怕死的更慘。

他正猶豫的時候,又有幾名斥候心腹回報,帶來了兩個讓他震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