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2/2頁)

田午看著地圖上的成陽,不解道:“成陽險要,墨家這一步走的極妙,您為什麽還要發笑呢?”

他似乎明白過來,又似乎沒有明白過來,試探著問道:“難道此時,不應該急命平陰大夫加快行軍,在墨家攻占成陽之前與魏韓匯合?”

齊軍主帥田慶大笑道:“公子謬矣!這時候不但不能讓平陰大夫加速行軍,還應該讓他在濟水逗留,延緩行軍的速度,讓墨家攻占成陽。”

田午不解,囁嚅道:“魏齊合盟而取費,這……”

田慶手指點在地圖上的成陽方向道:“天下亂世,列國紛爭。公子要記得,會盟而戰,要做到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如此,方可存於亂世,強盛齊國。”

“墨家主力齊聚成陽,那其實就是說,放棄了費國之事。只不過礙於他們利天下的情面,不能夠直接放棄,所以等我們大軍抵達武城,便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退出費國,換取成陽和我們的退兵,防止沛邑泗上根基毀於戰火。”

“若墨家得成陽,魏人便無力謀泗上。墨家今日因費地事而與齊為敵,將來未必就不是盟友。公子可知,為何魏侯要集武卒一同出兵,延後半年,而君上不許,先行出軍嗎?”

田午這些事還是明白的,回道:“魏人野心極大,費國若魏人得到一半,必然得一半而望全部,將來定要與齊相爭。”

田慶點頭道:“是這樣的道理。我剛才說,成陽一地,地勢險要,那是對魏而言。”

“魏國失成陽,再想得泗上,要麽攻宋、要麽經齊魯、要麽就得在善於守城的墨家手下奪回成陽。”

“可成陽對於齊國,並不重要。齊欲得泗上,可從東海莒城,經沂水而下;可走最、曲阜、費過魯而下;可沿大野澤直接到菏水、泗水。”

“屆時,此戰平息,齊得費而魏失成陽,將來一日,若是魏國反擊成陽,公子若為齊侯,切記:出兵援墨,不要讓魏國得到成陽。魏國不得成陽,那麽泗上便是齊國手心之物。”

田午再看了看地處在衛、魏、齊、魯、宋和大野澤旁邊的成陽,終於領悟了田慶的意思。

成陽是魏國進入泗上的橋頭堡,可這只是對於魏國而言。對於齊國,進入泗上的路線有三條之多,齊國想要獨霸泗上,成陽不但不能救,反而要默許甚至高興於墨家攻下成陽。

可田午依舊有些擔心,說道:“昔日伐最一戰,墨家勝齊軍三萬。墨家義師之強,不弱於魏之武卒……”

田午點頭道:“墨家義師很強,天下皆知。但是再強,也不能以一敵十。義師不過四五萬,破成陽,平陰大夫帥軍逡巡,義師難道不需要分兵來守成陽?”

“況且,他若破成陽,我大軍自到武城,武城為費之北門,武城在手,墨家又如何能守住費?”

“到時候便是休戰之時。”

“於墨家,他們雖然沒有得到費地,但卻得到了成陽;於齊,則得到了費地,又使得魏國的力量以後不能夠深入泗上。魏國不奪回成陽,想要取泗上就得繞開大野澤,過齊、魯,魏人貪婪,魏擊無厭,君上與魯侯豈能同意?魏欲奪回成陽,墨家便可邀宋、魯、齊聯軍救成陽,魏人豈能勝過四家聯軍?”

“公子,你要明白,君上這一次出兵是為了什麽。是為了費地,而不是為了泗上。雖然奪取費地是為了將來得到泗上,但卻不能在這時候將奪取費地變為奪取泗上。”

“我們攻入泗上,墨家善守,假如我們攻沛邑、彭城死傷慘重乃至數萬,最高興的不是戰勝我們的墨家,而是我們的‘盟友’魏國。公子難道還不能夠明白列國紛爭結盟而戰,友軍有難不動如山之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