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為之趙(下)(第2/2頁)

“您必須要把叛亂這件事,當做您變革的開始。您若為君,要考慮的是叛亂之後當如何。”

趙侯點點頭,又安慰了有些激動的公仲連幾句。

說道:“如您所言,這一次叛亂之後,我若獲勝,就能夠一掃國內的那些勢大的封君,趙國或許真的可以強盛。”

“可是,天下豪雄極多,秦楚魏齊盡皆強敵,趙國的強盛,又該有什麽樣的謀劃呢?”

“昔年簡子示諸公子言:我有寶藏於常山,先得者可賞。”

“唯襄子知簡子之意,以為憑常山以攻代,代國便是常山之寶。後襄子立,果取代。”

“如今趙國的寶物,又在哪裏呢?”

“現在西有魏之上郡、東有齊之河間燕之易水、南有大河之險韓魏之強、北有林胡婁煩皆善騎馬控弦……”

公仲連伸出手指,遙指東北方向道:“如今趙國之寶,在太行山上。”

趙侯立刻明白過來公仲連的意思,說道:“您說的寶物,難道是中山國嗎?中山國如今正欲復國,又表示要與我交好,那麽一旦平定了叛亂,我是要攻取中山嗎?”

背盟之事,對於諸侯而言並不是什麽大事。

公仲連搖頭道:“您前面說得對,如今趙國之寶便是中山。那裏有太行之險,北接燕而東毗齊,有沃土千裏,庶民十萬,這對於國君而言,是任何珠玉都不能夠相比的寶物。”

“可是您後面說的不對。不是說平定了叛亂之後就要攻中山國。”

“您已經說了,趙西有上郡、東有燕齊、北有胡馬、南有韓魏。如今魏趙之盟將解,中山國事就不再單單是趙國的事,而是要趁著天下亂局的機會才可以吞並。否則,中山求救於燕、齊、魏、韓,趙將如何?”

“襄子可以得代,以代為寶。而若非是襄子那樣的賢人,代便未必是寶而是鴆毒。中山也是一樣。”

公仲連見趙侯還是有些疑惑,說道:“襄子攻代,耗費幾何?耗時多久?”

趙侯笑道:“襄子取代,以反鬥錘殺。耗時一餐,耗費無多,以代君之妻兄繼代君之位。”

公仲連又問:“那麽,就算如今您平定了叛亂,要攻取中山,有需要耗費幾何?耗時多久?”

“若魏人趁您攻取中山的時候,圍攻邯鄲中牟,趙國的基業難道不是危險了嗎?”

趙侯略微一算,明白過來,就算自己平定了叛亂,中山國那些人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又善征戰,想要攻取只怕要興兵五萬,耗時數年才行。

公仲連又道:“現在魏侯支持公子朝,您平定了叛亂,魏趙之間還可以互相信任如烈侯之與文侯嗎?”

趙侯恨恨道:“魏人貪婪,不準趙入中原,如何能夠信任?”

公仲連又問:“就算如今魏擊不如文侯之賢多矣,那麽文侯為魏擊留下的基業,是趙國可以撼動的嗎?”

趙侯再次搖頭,說道:“雖然吳起出走,但武卒尚在;李悝翟璜雖逝,但公叔痤亦有才能。魏國的基業,不是趙國可以輕易撼動的。”

“如您所言,難道中山國這寶物,竟是得不到了嗎?”

公仲連大笑道:“並不是啊。魏人興兵於大梁、榆關、成陽,這是欲得泗上。齊人也垂涎泗上久已。如今泗上又有墨家經營,陶丘之地富家天下,哪一個君主不想得到嗎?”

“趙國雖然四面被圍,可終究沒有泗上那樣的必戰之地。一旦叛亂平定,君上,您一定要等。”

趙侯已然明白過來,說道:“您是讓我等……等泗上亂起來?”

公仲連哈哈大笑道:“君上聰慧。若是叛亂平定,君上記得,千萬不要涉足中原,只是變革內政,將養士卒。逐漸與魏修好,卻又和墨家保持聯系。”

“一旦泗上亂起,魏人必然需要您的力量相助。到時候您在表示支持魏人在泗上的爭奪,讓魏人無後顧之憂,等到泗上戰事激烈時,迅速攻克中山,取得趙國之寶!”

“而在此之前,中原的剛平、頓丘這些飛地,你千萬不要試圖取得衛國的富庶土地,也千萬不要參與中原、泗上的亂局,一兵一卒都不要派往中原。哪怕魏國謀求剛平、頓丘這裏的飛地,您甚至可以退讓,只有這樣,才能讓魏國全力謀取泗上。”

“魏國只要一謀取泗上,齊、魏、韓、楚、墨五家都要被卷進去。那時候,才是您攻取中山的時機。”

“切記!切記!泗上不亂,不欲中原;泗上不亂,交好中山。”

“泗上亂,則分清唇亡齒寒、遠交近攻。墨家勝,則援魏;魏國勝,則反魏。不要心急,趙氏之趙方立二十載,您如果能夠得到中山,這就是可以比擬襄子的功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