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宥天下(第2/2頁)

國人可以幹涉國政,但是至今為止天下還從未有過平民上位的情況,就算趕走了國君、殺死了國君,也是從宮室中推選出一個繼任的。

這種規矩,不是一兩日之內可以改變的,或許必須一場激烈而血流遍地的風暴才行。

木台之下,葵揮舞著拳頭喊道:“王公貴族根本就靠不住。讓他們讓利而富民,就像是勸說老虎不吃肉、牛虻不吸血一樣。”

“公子巒今日說的好,明日又變了怎麽辦?要我說,就按墨家的規矩來,咱們就要制定法令,明確如何收稅、如何服役,以約束為了將來!”

“法為民意,民為邦本,國君也該遵從才對!王公貴族們政變奪權,都會說的好聽,可這天下奪權的貴族多了,又有幾個真正行利民之政的?”

“我看,就該如宋國那樣,民眾議政,選為代表,君主也必須遵從法令……”

他說完,便有人叫好,卻也有人發出了一些嘲笑。

西門屠厲聲道:“王公貴族……他們憑什麽就要做君主呢?為什麽非要有一個君主呢?”

“墨家既言,人皆天帝之臣,上古之時選賢人為天子,這王公貴族在上古之時也不過是賢人,和我們並無區別,只是更為賢明。”

“選賢人的目的,只是為了能夠讓人得利。那麽既要讓人得利,為什麽一定要有君主呢?甚至我看,連君主、大臣都不需要!”

“昔年老聃曾言,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這天下,越治越亂!”

“墨家既說,仁為利己,又說上古之時人為了利己,於是同義,選賢人為天子……”

“那麽由此可知,人性利己為本能,而在利己之外,又很明確地知道如何才能求利,否則上古之時又怎麽會同義而選賢人為天子呢?”

“凡有君臣,便有貴賤!依我看,就該無君、無臣、無法、無令、一切遵從個人的本性。”

“墨家說為利天下,於是需要同義,可同義便有法令,便是不相信人的本性。”

“天下越治越亂,這些亂七八糟的法令才讓民眾受苦。人們既然可以依照本性,在上古之時選擇了最有利於每個人的義,那麽現如今為什麽就不能相信人只要依照本性去做,就能天下大治呢?”

“天下要想大治,必要道法自然。沒有任何的規矩,法令,使得每個人都依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事,那麽天下就會大治。”

“墨家也說,遵循天志,追求天道,以此為指導以利天下。可天道就在那裏,就在每個人的身上,這明明只需要讓每個人自由自在的去做任何事,遵從自己的本性,那麽也就是遵從了天道。”

“墨家要有組織、要有法令,卻又說這是符合天志人性以利天下的。這難道不就像是說:一株麥子明明已經長在水肥極多陽光充足的地方,墨家卻又要把這麥子挪動道水肥極多陽光充足的地方嗎?”

“人性就在每個人的身上,只要不去約束就可以達到天道符合天志,墨家非要法令和制度並且同義,來探尋如何才最有利於人,這是多此一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