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七)(第2/3頁)

因為知道可以做到,所以這些話就不是空話,就是可以被信任的。

三日後,六個旅外加工兵和一部分雙馬斥候整隊完畢,誓師後開赴滕城。

在滕城休息了七日後,終於得來了消息,倪國的國君帶人前往越地邊境會盟,已經出發四日。

消息傳來,在滕國的義師立刻分發了武器彈藥和幹糧,整理齊備,準備奔襲倪城。

庶輕王領取了一百枚鉛彈,可以打六十次的火藥,十斤幹餅,這是每個士兵都必須攜帶的。

除了這些之外,連隊還分下來了鹽、腌豬油、鹹魚幹等鹹菜,需要連隊分批攜帶。

庶輕王有些不解,每個連隊要攜帶二百斤鹽,還要攜帶一些鐵制農具和一部分亂七八糟的小玩意。

均分到每個人的身上,其實也不多,也就沒人多背兩斤的東西。

司馬長和連長以及他這個連代表,又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比士卒們多攜帶一些。

旅內的矛手也會幫助火槍手攜帶部分火藥,這一次徹底放棄後勤,現在他只知道要攻倪城,並不知道下一步去哪,但卻知道肯定不會是打完倪城就退回。

那裏無險可守,也不是改造之後的滕城堡壘,攻下來若是死守毫無意義。而攜帶這麽多的火藥和鹹菜鹽,很顯然是準備打下倪城後繼續向東,搞的動靜大一點,這樣才能震撼越王。

分發完畢後,近萬人集結整隊,天明出發。

這一路上,庶輕侯極為震撼,他沒來過滕國,更沒有親眼見到改造之後的滕城防禦。

整個滕城如今就像是一只伸開了刺的刺猬,依托舊城墻改造後的行墻突出,上面已經布置了幾門銅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出了滕城不過二十裏的必經之路上,又是一座新建的堡壘,比滕城要小得多,但是形制卻和滕城差不多,參差不齊,扼守著從倪國方向進入滕國的要路。

這樣的堡壘一共三座,都卡在要道上,越國大軍想要進入滕國,就必須要攻克這些堡壘之後才有機會,否則後路會被掐斷……越國必須考慮到守城術名聲在外的墨家有足夠的能力堅守滕城許久,那就必須考慮到後勤運輸的問題,也就必須要拔掉這些堡壘才能大膽地展開兵力。

而滕城,距離沛縣最近的近滕鄉,不過幾十裏。可距離越國的瑯琊,卻有數百裏。

庶輕王心想,這一次就算堅守,越國也可能知難而退,只不過既然說要一戰獲取二十年和平,那麽看來這一次是不會打成商丘或是牛闌邑那樣的防禦戰了。

他一想,這樣也好,不然就算能守住,可是在自己這邊打仍舊會影響到各家的生活。

真要是能夠調動越人來回折騰,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決戰,以後或許真的就不用和越國打仗啦。

他這樣想著,便在夜裏紮營的時候,和士族們說了說自己的想法。

百十號人圍著火堆,聽他在那裏聊天,然後就聊到了家裏的事。

一個新服役的年輕人看著火堆道:“馬上就要收土豆了,收完土豆還要種上墨玉米。去年收完,我拿著鋤頭在兩畝收完的地裏刨出來百十斤,那可都是能賣給酒坊的。再說養豬也好啊。”

“今年我走了,家裏面肯定忙不過來,就算村社其余共耕一伍的能幫忙,那些藏在地裏的可沒時間去刨出來了……”

庶輕王也想到自己家裏的事,若是在家,上個月正是趁著夏收之前撈紙的時候,現在卻錯過去了,也不知道村社裏組織的怎麽樣,是不是做完了這些事。

想到這,他便與眾人道:“正因為這樣,所以才要打這一仗啊。這一仗打完了,聽說希望泗水各國盟誓非攻,到時候認同咱們墨家道理的人就更多了,也就不用每次都動員這麽多人了。”

“再說,要是不出去打,就在家門口打,那既要看著越王收獲咱們地裏的糧食,又要出動各個村社的人運糧支援,那反而更不好。”

“今年雖然過得緊巴點,可是比起之前可要好多了。十年前,我可從沒有天天都有粟米吃的日子啊,春夏都要吃荇菜葵菜采薇菜蕨以充饑……”

有些是他真摯的情緒,有些則是聽六指講的道理,很多道理淺顯易懂,正合人心,顯然正是出自宣義部部首的手筆,這一點庶輕王很確信。

他用很家常的道理,講出來為什麽要打這一仗,又把自己學習到的墨家樂土之說暢想了一番,聽的眾人連連點頭,眼神中滿是希望。

就在這時,庶輕王看到旁邊幾個人正朝這邊走來,夜裏宿營非得許可或是巡營不得亂竄,這是軍規,顯然這幾個人非是尋常士卒。

他仔細一看,正是適和六指以及旅帥,正朝這邊走來,庶輕王急忙起身,就聽適說道:“講得很好嘛,繼續說啊,我也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