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二)(第2/3頁)

“誰願意打仗啊?還不是為了以後不打?你們在家好好做事,繳納糧賦,一樣是利天下了……”

老人聽了這話才放心,年輕人還想說點什麽,就被錯開了話題,一眾人聊了聊莊稼地裏的事,吃了飯也就各自散去歇著了。

第二日起早,庶輕王等人便上了路,看起來各個村社都已經知道要打大仗的事了。只不過並沒有什麽恐慌的情緒,熱忱居多,憂慮卻少。

待到了沛郭,已然是人聲鼎沸,穿著黑色制服的巡邏隊在街上不斷往來,全縣各個村社和鄉裏,聚集到這裏的有數百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去向,和庶輕王同來的四個人先要去外面的軍營,他也去報了個道,然後便和那些過幾日要參加傳達會議的村社的墨者代表們分到了沛郭內的一處住宿地。

拿著紙令分到了位置,又和幾個熟人聊了聊,便出去吃喝。

之後的兩天,先是各個村社的墨者代表們集中起來,由宣義部講了講九月份同義會的一些內容,闡述了一下這一仗“利天下”的意義。

然後就是三百多各個村社、鄉和縣邑的民選代表們聚在一起,在一陣陣狂熱的叫好聲中,通過了和越國進行一場決戰的決議。

其中各個鄉、村社需要承擔的軍役、勞役,在第二天全數頒布下來。

這都是早已經擬定好的,就是走最後一個集中民意的過程,也是為了全面宣傳一下這一戰的必要性。

正如許多人預料的那樣,這一次真正要打大仗了,安穩日子過了許多年的沛縣,第一次進行了全面的動員。

庶輕王所在的村社,一百二十戶人,已經服役的和征召歸建的,以及一部分今年需要服役的年輕人、運送糧草做民夫的……名單一共六十三人。

還需要承擔七輛馬車,十一輛牛車的額外支持。

他們村社特殊些,一則是墨者較早控制的村社,二則也是村社的戶數雖然只有一百二十戶,但是人口更多一些,也更富裕一些,分擔的義務也就更多。

實際上平均到整個縣,大體上還是四戶抽一的比例。

商討決議的會上,庶輕王還是提出了村社的一些意見,最終討論後也通過了。

因為什伍制度和一部分三五戶共用耕牛耕馬的制度,沛縣全部村社在兩年之內減稅三分之一。

一系列的陣亡撫恤、陣亡後的減稅政策等,也都在隨後頒布。

之後的兩天,庶輕王沒有被準許回家,而是接到了命令,前往沛郭外的軍營報道。

那些和他一起來的四個人,也都是因為同一個目的被特殊征召回來的,就是為了義師擴編。

在軍中,庶輕王領到了自己的職務,擔任新組建的沛縣義師第七旅的連隊墨者代表。

出乎他的意料,他沒有被安排在矛手連隊的,而是被安排到了火槍手連隊中。

這個第七旅此時就是一個空架子,全額一千五百人的旅,此時只有一百多人,多是些老兵或者墨者。

庶輕王原來做過司馬長,管轄二十五個人,現在特殊情況被指派為連隊的墨者代表,算是升了一級。

軍營中第七旅建制內的百人,庶輕王倒是認得十余個。

旅帥是個老墨者,在商丘之戰的時候,庶輕王就打過交道。

旅的墨者代表是個年輕人,庶輕王也認得,正是當年和適一同加入墨家的六指。

這倒不僅僅因為適的關系,而是在彭城平定貴族叛亂的時候,六指做了好大事,殺了不少人,在彭城那邊的名聲已然不小。

他這個火槍連現在還是空的,等著補充過來人手,調派一批在役的兵員,還要補充很多“新手”,畢竟火槍手的數量原來沒那麽多。

連長是個操著有些古怪方言的人,庶輕王和他交流了一下,知道這人是在牛闌邑一戰後跟隨墨者來到沛縣的。

手底下六個司馬長都是以前的伍長,有一個也是參加過商丘之戰的老兵,還有兩個新加入的墨者在裏面將來人數補充完畢後作為伍長。

現在旅內多數都是老兵或是墨者,唯獨的幾個年輕人,則是沛郭本地人,是做笛鼓手的。

編制之後,在營地內先熟悉了一下,傍晚時候,這個此時尚且是個空架子的旅的百十號人聚在一起。

庶輕王看到了適、公造冶等人,他們出面講了幾句。這幾名出面的墨家高層多是些博聞強識之人,記憶力很好,和裏面不少人打著招呼。

會上,適告訴眾人,等到十月初,會從現在的義師中調來一批人填充,加上回來的老兵,一共能有一千一百人,剩下四百的數額都是需要今年冬天才開始服役的年輕人。

在講完後不久,庶輕王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這個旅,和以往他知道的義師編制有些不同,火槍手的數量有點多,竟然有四個連都是火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