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徙木立信市恩民(二)

最後一句話,讓魯陽公面色一變,他倒是不擔心魯陽城出現商丘的情況,畢竟和那邊貴族君權之間的矛盾不同。

但卻擔心民眾厭惡作戰,拒絕守城。想要請求墨家的幫助,就不得不考慮墨家的條件。

直接野戰對壘,魯陽公對於戰勝晉鄭聯軍信心不足,他知道自己的斤兩,也知道這一次魏韓必然是重兵來襲,就算自己有勇力,也很難說就可以戰而勝之。

魯陽公實在沒辦法,只好問道:“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適笑道:“你還是不要幻想了。如果您真有別的辦法,覺得可以野戰對壘戰勝晉鄭,又何必非要請墨家入魯陽呢?”

“墨家的精銳不可能參與這次守城,這些兵器也都是防禦性的,不可能參與野戰對壘。”

“在來之前,巨子與我們論天下局勢,便說過。您想要戰勝晉鄭,就只能守衛城池,您的精銳等待晉鄭銳氣喪失之後,再與之交戰,或可平解。”

“城若守不住,晉鄭一攻而下,士氣大盛,您又怎麽可能獲勝呢?”

魯陽公無奈,適又道:“若您同意,那麽這件事我們墨者可以為您做好,保證民眾可以效死一戰。若您不同意,我們也就沒有辦法了。”

這種事魯陽公也不擅長,但是墨家多賢才,似乎正可以交由墨家去做。

他又不太清楚墨家的手段,也沒想著把這樣的機會讓給墨家,到底得益最多的是誰。

可是適都已經說出另請高明這樣的話,思慮之後,也只好道:“既如此,敢不從命?”

答允了這件事,適才嬉笑晏晏的和魯陽公說起了別的守衛之事。

……

數日之間,魯陽公叫人準備那些契簡,只是交到墨家手中,跟隨來的四十多名墨者中也有一部分正是宣義部的成員,適便決定做點事。

這幾日也和魯陽公等人交談了一番晉鄭若攻魯陽的路線。

夜裏,孟勝、胡非子二人與適坐在一起,點燃燈燭,並未談論毀契市恩的事,而是談起這一次戰爭的準備。

魯陽城的位置很特殊,西邊有片湖,北方是一串山巒,晉鄭聯軍想要攻下魯陽,只有一條路可走。

這年月行軍必然是要走大路的,不可能翻山越嶺,於此時的組織力而言翻山越嶺就是一場災難。

魯陽緊挨著古滍水,《水經注》說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堯山,從伏牛山發源,經過魯陽,流向平頂山應城一帶。

晉鄭聯軍想要攻擊楚長城,要渡過滍水,魯陽就是西線的必經之路。否則就得走葉城方城一線,那裏難度太大。

而要攻打魯陽,就必須過牛闌,沿大路前進,經過一些魯陽附屬的小城邑,並無其余的路可走。

後世的汝州如今已經有不少的大聚落,如狐陽、注城、赫人聚等一些小邑,這些作為楚韓邊境的城邑,基本沒有什麽抵抗力。

唯獨在魯陽東北的牛闌城,似乎可以作為一處防禦的據點。

死守魯陽,並不是墨家守城的手段,墨家守城講究的是如果能主動進攻打破敵人圍城為上策、節節抵抗遲滯敵人進攻組織反擊為中策,最後死守城邑拖延時間到對方糧食不足撤軍為下策。

既然上策行不通,也因為魯陽地形的緣故,孟勝等墨子教授出來的弟子幾乎一眼就看中了魯陽北邊的牛闌邑。

這裏位置關鍵,是晉鄭聯軍進攻魯陽的必經之路,繞不開。

卡在這裏,晉鄭聯軍要麽分出兵力圍城,主力南下決戰;要麽就得攻下這座城,否則很可能被切斷補給線。

如果魯陽公能夠在魯陽組織兵力,牛闌邑可以頂住晉鄭聯軍的進攻,最終進攻方疲憊的時候魯陽方向出兵反擊決戰,或許還有一絲戰勝的可能。

適對楚國沒有什麽感情,巴不得楚國亂成一團,但是要亂決不能是南陽方向亂掉,而是想辦法讓楚國失去東線的一大片土地,這才最有利於在沛縣的墨家根基和方便墨家滲透楚國。

既說要臨機決斷,想辦法讓墨家再次諸侯側目,這一仗就必須要拿出一些真本事。

墨家的守城技術的確超出時代,適從墨子那裏學了一陣,融會貫通之下,發覺墨子可能是系統提出“交叉火力馬面墻”概念的第一人。

《備城門》、《備梯》、《備高臨》幾冊守城專著中,提過許多次“行墻”的概念,也就是後世所謂的馬面墻,或者說算是“無火藥時代星堡概念”。

依靠突出正面城墻的馬面墻,讓攻城一方受到三面拋射武器的攻擊,這是最佳的選擇。

適不是那種蠢笨到不知變通的人,他也知道火藥時代棱堡搞成那個樣子的原因,按照墨家分析本源解決問題的方式,這種“行墻”和後世“星堡”的防禦模式便可以拿到現在使用。

棱堡後世搞成那個樣子,主要就是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