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墨守成規心余悸(一)(第2/2頁)

適心說宋國果然是一團糟,楚人已經到了沙水,這邊還沒有進行糧價管制。恐怕公室貴族也是有心無力,沒有極強的執政能力,想要管控糧價也只是妄想。

想到墨者的守城之術,適知道糧價並不是問題。

一旦墨子拿到虎符,接管了整個商丘的防務,第一件事就是征集糧食定量分配,做好長久打算。

墨者在守城的時候,可不會那麽溫情脈脈,免不得又要有不少人頭落地。

說到糧食,適的嫂子也過來嘮叨道:“如今麥已不是賤人糧,價格可比粟米了,家裏糧食還多,自家吃倒是夠吃許多年……”

適勸道:“嫂嫂,墨者若是守城,可能會征集糧食。只按照平價強征,日後償還的也是糧食。我是墨者,與你們倒是無關,我也只是說一句,到時候若是征集……”

他還沒說完,嫂嫂就剜了他一眼,嗔怒道:“倒是外了。聽來你倒是和墨者一家,卻不是與你哥哥一家。你既是墨者,征集糧食我們自會獻上,難道還要說什麽你是墨者我們不是這樣的話?”

適臉上微紅,想到剛來這裏時候嫂子的怒容,陪笑道:“非是這樣,我只是講講墨者的道理……”

嫂子哼聲道:“當日你們巨子來這裏,也不曾聽聞他與我們說這些道理。你如今真是只會和別人講道理,卻忘了怎麽和家人說話了。都說你們墨者兼愛,要愛天下人,可不這家人便和別人都是一樣的?”

夾槍帶棒的幾句話,說的適也不好意思回答,嫂子邊罵著邊從屋子裏拿出來一套皮甲道:“穿著試試,你哥哥做的,用的是上好的兕皮,還有兩套也算是送給你們墨者的。”

適順手接過,試了試正合身,也不說什麽感謝的話,問道:“如今來買麥餅、豆腐的人可多?”

嫂子點頭道:“越發的多。城內工匠本就買糧,工匠會這幾年也做的很好,多有購買墨車、雙轅車的。”

“城外麥豆收得多,工匠的事便多;工匠的事多,他們便有余錢買吃食。再者商丘的商人也多了不少,或是來購你們榨取的油,倒是興旺。”

可能是想到適當年說的話,嫂子又道:“如今倒不是買不起絲綢的衣衫,只是你哥哥說買了又不能穿著做事,便先不買。”

這是適當年答應的話,適自己可能都忘記了,卻不想嫂子還記得,說到這也不禁喜上眉梢。

適問了問每個月的買賣,判斷了一下城內商品交換的發展情況,看起來確實比三年前要增加了不少。

城內的情況,從一個麥粉豆食店鋪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糧食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城內手工業的發展和交換。

這裏並非陶邑,適估計陶邑的變化可能比這裏更大,商丘終究是一座軍事意義大於經濟意義的城市。

又詢問了幾件事後,適便起身告辭道:“我還有巨子交代的事要做。就先帶人離開,嫂子可以多準備一些麥餅,墨者帶了糧食,屆時交換就是。”

“晚上可能我也不回來了,巨子那邊應該還有事要做。墨者守城的規矩……”

他還沒說完,嫂子便道:“墨者守城的規矩,我們可是比你要知曉,商丘哪個不知道?不消你說,墨者的禁令,我們都會遵守。”

適見狀,也不多說,心知商丘終究是墨者原本的基地,幾次圍城守城墨者都有參與,城內的人對於墨者的規矩並不陌生,只是平日不需遵守就是。

轉身帶人要走的時候,嫂子忍不住在後面問道:“我聽聞你在墨者之中也算居高位?”

適一怔,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以為嫂子有什麽事求自己,正要解釋的時候,卻聽嫂子說道:“我聽聞墨者守城,便是巨子也要親臨,越是高位越要靠前。你莫要嫌棄兕甲沉重,需時時穿著,萬不可輕易取下。”

說罷,又從一旁摸出一塊類似於獸骨的小物價,讓適低下頭給他戴在了脖頸間,笑道:“墨者重鬼神,最善祭祀,上帝會護佑你們。”

聽著這句此時正常、但在適聽來有些別扭的上帝,適哈哈笑了一聲,卻也沒有摘下脖頸間的護符,與眾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