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百乘金玉悖轍還(十)(第3/3頁)

以利聚人,方能持久,墨者對此極為清醒。

再怎麽說,墨者也是此時唯一一家明確指出:守城時候征集的物資要寫借據、守城後原價賠償的一個“學術”組織。

“民獻粟米、布帛、金錢、牛馬、畜產,皆為置平賈,與主券書之”。

後世兩千年以降,能做到這條規矩的軍隊,大多戰無不勝。

既然連原價賠償這種事都能想出來,討價還價的事墨者也不會讓鄉民太吃虧。

老者興致正濃,正準備說說自己有了鐵器後要開多少地的時候,門外護衛適的兩名劍士走進來,附在適的耳邊小聲道:“書秘,有一群楚人的馬車經過,聽聞似乎是來找我們的。”

適一怔,奇道:“楚人?”

劍士點頭表示沒有認錯,適示意劍士先出去,和老者家人道了聲叨擾,拿出錢悄悄放在一旁,只說有事便出去看看什麽情況。

PS:

原價賠償事,見《雜守》,原文:民獻粟米、布帛、金錢、牛馬、畜產,皆為置平賈,與主券書之。使人各得其所長,天下事當;鈞其分職,天下事得;皆其所喜,天下事備;強弱有數,天下事具矣。兩千年後,有支軍隊才算真正做到:如其八項注意之二三四條,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償。嗯,關於天下事得的問題,墨子所說的那些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將工作變為自我實現的第一需求,則天下事備。境界太高,高的在兩千年前飄到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