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十步殺人笑晏晏(六)(第3/3頁)

“輿人制作馬車,盼著有人富貴;匠人制作棺材,盼著有人死掉。是不是輿人好而匠人壞?其實不然,不過是為能夠賣出得利,兩者並無二致,都是為利。”

“如今萬民相聚,你們祭祀祝融,所求的也是自己的利,難道不是這樣嗎?”

他口齒清晰,說話深沉,又說了一些淺顯卻有哲理的趣事,以輿人匠人馬車和棺材相較,頓時吸引了萬眾的心。

這些話又經墨者傳遞,萬眾均能聽到,片刻後紛紛道:“正是為了取利!卻不知道取利與法與律何幹?”

頭戴三叉束發葵花冠冕、手持大盤向日葵做墨覡男巫狀的適微笑道:“當然有幹。”

“諸位先想,先以萬民皆為取利這個前提去想,假如世間無法、無律、無司寇、無秋官、無邦國,會是什麽模樣?”

“是好?是壞?律、法、司寇、邦國到底是不是必須的?又緣何要結成一國?君王司寇的權力從何而來?律法的制定又以何為準?”

“不慮血貴血賤宗親氏族,只以利論。諸位先想假如世間無法、無律、無司寇秋官,眾人皆為取利,這天下會怎麽樣?”

PS:

天下十豪的說法,成於戰國末《呂氏春秋》,十豪中一半還未出生,都是大能。孔子傲嬌,論語多有展現;墨子傲嬌,與公輸班鬥法事一展無余:我不做只是因為這東西不能利於人而不屑於做並非不能做,但你若做出來我偏也要做出來,我心裏明明很贊賞你可我就是不說,反而還要批判你,然後等你主動來贊賞我。我知你舍不得殺我,可我偏不領你的情,非要說出來我知你心意,但不靠你的情義我也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