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勝、敗,戰爭還有許多迷之細節(第3/14頁)

出於對這些問題的考慮,韓信將決戰地點定在了半島地帶。為了誘敵下山,他先是將他的主帥身份暴露,等趙軍下山之後,又佯裝失敗,一直後退,直到把敵人引入半島地帶。

就這樣,韓信在這場戰爭的開局,就通過對地形的利用,巧妙地化不利為有利了。陳馀進入半島地帶不久,就意識到了韓信背水之陣的厲害。首先是那些背水之兵,個個都非常拼命,頑強奮戰。自己所帶的趙軍數量雖遠遠多於背水之軍,但是由於戰場非常狹長,趙軍無法從側面包圍韓信軍隊,所以真正能跟韓信一方交鋒的戰士其實非常少,趙軍完全顯現不出人數上的優勢。意識到自己的軍隊處於不利的地位,陳馀決定收兵回營,另作計劃,再戰。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韓信事先在抱犢山上埋伏了兩千名輕騎兵,早在他帶領趙軍傾巢出動以後,這些輕騎兵就偷襲占領了趙軍位於井陘關的大本營。

陳馀眼見趙軍老營遍插漢軍軍旗,一時無法判斷漢軍到底有多少人,不知如何應對。而他帶領的士兵們此時見前方無法突破背水陣,後方老巢又被占領,覺得大勢已去,紛紛四散奔逃。就這樣,韓信取得了井陘之戰的勝利。

井陘之戰充分展現了韓信的軍事才能,也為他後來拿下趙國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王莽真有巨毋霸相助

巨毋霸是漢朝王莽主政時的一位巨人,他不僅力大無比,而且能役使猛獸。關於他,史書上是有一些記載的。但盡管如此,長期以來,人們對歷史上是否真有巨毋霸這個人卻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新莽六年,天下大亂,匈奴擾亂邊境,國內又義軍四起。值此危難時刻,任夙夜太守的韓博向王莽推薦了一名大將,韓博告訴王莽:“有奇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曰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出於蓬萊東南,五城西北昭如海瀕,軺車不能載,三馬不能勝。即日以車四馬,建虎旗,載霸諧闕。霸臥則枕鼓,以鐵著食,此皇天所以輔新室也。願陛下作大甲高車,賁育之衣,遣大將一人與虎賁百人迎之於道。京師門戶不容者,開高大之,以視百蠻,鎮安天下。”

根據韓博的說法,巨毋霸身高一丈,腰圍有十圍,一般的車子他坐不下,三匹馬拉不動他,一般的門他也進不去。這樣的身材,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巨人。漢朝時,一丈約合現在的231毫米,而一圍則是用手指圍成圈的長度,大約為20厘米。這樣說來,巨毋霸的身高大約為2米31,腰圍大約為2米,確實是個又高又壯的巨人。這種身材,即便是今天也很少看到。而這也是人們懷疑他是否存在的一個原因。

後來,據《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巨毋霸不僅身材高大,而且還能役使猛獸。新莽四年,王莽的政權風雨飄搖,縱觀全國,四處都是揭竿而起的義軍,其中以綠林軍和赤眉軍的隊伍聲勢最為浩大。綠林軍推舉漢朝宗室後裔劉玄為王,並豎起了光復漢朝的旗幟。王莽非常恐慌,害怕不盡快消滅綠林軍的話,會有更多人聚集在復辟漢王朝的麾下。於是,他組織了一支40萬的大軍開始向綠林軍主力進攻。據記載,這支隊伍是以巨毋霸為壘尉的,同時他還趕了虎、豹、犀牛、大象等猛獸來助威。後來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也引用了這條史料,由此可見,史學家們是承認巨毋霸的存在的。

但是《漢書·王莽傳》中關於韓博推舉巨毋霸的另外一段描述似乎又否定了他的存在。當時王莽欲獨霸天下,他倒行逆施,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滿,而此時義軍四起。這時有很多人對王莽忠言直諫或暗寓相諷,而韓博就是對王莽暗寓相諷的人之一。王莽字巨君,而“巨毋霸”三個字合起來,就是“巨君不要霸占著天下”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層理解,王莽非常厭惡韓博,並下令將他逮捕入獄,後又以“非所宜言”為罪名將他斬首棄市。這一段記載又說巨毋霸是韓博憑空捏造的,實際上並無此人,否認了巨毋霸的存在。

而關於巨毋霸能役使猛獸的說法也頗值得懷疑,當時王莽攻打綠林軍的時候,巨毋霸任壘尉之職,那麽他的主要職責應是修築營壘,而驅使野獸沖鋒殺敵的工作並不在他的職責之內。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巨毋霸其人,他究竟有什麽才能,過著什麽樣的生活?對於這些問題,言之鑿鑿的正史資料都相互矛盾,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史學家們的研究了。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諸葛亮為何不救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駐守荊州的蜀將關羽,因受到劉備取得漢中勝利的鼓勵,而意圖攻打襄樊,擴大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