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了勝、敗,戰爭還有許多迷之細節(第2/14頁)

在以近距離搏鬥為主的古代,一旦發動戰爭,長劍顯然會比短劍更有優勢。但是,秦國人是怎麽解決青銅劍易折斷的問題的呢?研究者通過對秦劍進行化學定量分析發現,秦劍的銅錫配比非常好,這種配比恰巧可以讓青銅劍的柔韌度和硬度達到一個最好的狀態。

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秦國人又發明了一種叫弩的兵器。弩的射程非常遠,與弓不同的地方是弩上弦的時候是用腳蹬的。有人估計,弩的射程能達到300米,而且在150米之內都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發射弩的扳機也設置得非常精巧,弩的扳機用一套非常靈巧的機械傳遞,扳機上的牙(掛鉤)在放箭瞬間會忽然下沉,所以使用者用很小的力氣就能扣動扳機,但扣動扳機所用力氣的大小對射擊的準確率有很大的影響。秦國人所設計的這種扳機讓弩相對於弓來說有了很大的優勢。

在兵馬俑坑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很多箭頭,這些箭頭幾乎都是三棱形的,擁有三個鋒利的棱角。與其他箭頭不同的是,秦軍的箭頭沒有翼面,這樣的箭頭雖然不如帶翼面的兇狠,但是卻比帶翼面的更加精確,因為翼面容易受風影響而使箭頭偏離目標。研究人員對秦軍所用的箭頭分析之後發現,這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流線型箭頭,它的三個弧面幾乎一樣。子彈外形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飛行中的阻力,而秦軍所用的箭頭輪廓跟子彈幾乎一樣。以此可以判定,古代的秦國人已經掌握了關於空氣阻力的一些規律。

秦國的兵器不僅在設計上非常精巧,在制作上也非常規整。研究者從出土的兵器中發現,不管是弩還是箭頭,秦國人都是批量生產的。由於有統一的標準,秦軍兵器的部件可以互換。在戰場上,士兵所用的兵器某部分如果損壞了,那麽他只要換掉壞的部分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研究人員在出土的兵器上發現很多文字,這些文字大都是人名。秦朝宰相呂不韋編撰的《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所以,這些兵器上的人名應該都是制造者的名字。而巧合的是,兵器上出現最多的人名就是“相邦呂不韋”,所以,當時作為丞相的呂不韋應該是兵工業的最高監管人。據相關研究人員推測,在兵器上刻上制造者的名字也是為了方便找到有質量問題兵器的負責人。

秦軍之所以可以一統天下,除了將士本身的英勇善戰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秦國高超的兵器制造水準。在別國還處於蒙昧無知的狀態時,秦國人就以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了令後世感到震驚的兵器。

井陘之戰,多虧背水之軍

在以近距離交鋒為主的冷兵器時代,排兵布陣是每個希望有所建樹的軍事將領的必修課,因為科學的排兵布陣對戰爭的勝負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井陘之戰讓韓信千古留名,後世的軍事家們爭相模仿,但是大部分卻只得了戰敗身死的結局。那麽,在井陘之戰中,韓信究竟是如何排兵布陣的?

井陘關是太行山北部的重要軍事關隘,位於石家莊以西大約40公裏的地方,“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自古就是軍事家們排兵布陣、生死對決的“生死攸關”之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韓信帶著區區3萬新兵要攻克的正是這道被20萬趙軍把守的險關。

素以“韓信用兵,多多益善”著稱的韓信,在面臨多於自己好幾倍的趙軍時,本就已經壓力頗大了,更何況,趙軍又守著天險,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之宜。面對這樣實力雄厚的趙軍,打持久戰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趙軍比他們耗得起。所以,韓信選擇了速戰速決。

井陘關口有兩條河,一條南北流向,一條東西流向。這兩條河在井陘關前交匯,形成了一片狀如半島的平坦地帶,而這塊平坦地帶的正面正好朝向趙軍所在的方向。韓信認為,如果直接攻打趙軍,不說人數上的優勢,趙軍光是依靠地理上的優勢就能讓韓信敗兵。所以只有把趙軍引到井陘關前的平坦地帶,讓他們喪失地理上的優勢,這樣才有獲勝的可能。如果把趙軍引到半島地帶決戰,對韓信來說,還能消除來自側翼和後方的威脅,這是極為有利的。

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決定了決戰地點必須選在半島地帶,那就是他所帶領的是那些沒有作戰經驗,作戰能力不強的新兵。他認為指揮這些新兵就像“驅市人而戰之”,面對這些“市人”般的新兵,韓信自然憂心忡忡。一旦開始作戰,這些士兵的士氣如何激發,軍心如何安撫,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如果留有退路,這些士兵肯定會因為畏懼而選擇逃跑。這樣韓信一方就必敗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