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3/3頁)

雖然錢謙益是內閣大學士文官們的代表,可他卻也知道,當官未必需要科舉,事實上各級官府,真正做具體事務的並非科舉出身的官員,而是那些胥吏。若是給胥吏機會,其做官未必比科舉出身的文官差。譬如江西巡撫閻應元,便是出身胥吏。

更何況宋朝以前的朝代,選擇官員的主要途徑並非科舉。所以陳越取消科舉也並非不可能。

若是取消士紳們的一些特權,比如禁止土地兼並,比如納稅,這些錢謙益也還能忍,至少天下還掌握在文官的手中。

可若是取消科舉的話,這就不能忍了,因為那是掘天下讀書人的根!

身為士林領袖,錢謙益不得不為天下讀書人張目。

當然,以上都是黃道周的臆想,可萬一呢?萬一陳越當皇帝後會取消科舉呢,誰能承受這樣的後果!

所以,哪怕為了這萬分之一,也必須要阻止陳越當皇帝,這是錢謙益身上擔負的責任,不可推卸!

在錢謙益心裏,陳越當皇帝已經是必然。從陳越九江起兵清君側開始,便已經注定了這個結果。史可法等人還對陳越抱有幻想,還對大明抱有幻想,所以才和陳越妥協。錢謙益也妥協了,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而現在,錢謙益不準備再妥協,因為他知道若是陳越取代了大明當了皇帝,說不定等待自己的是萬丈深淵。

可是,陳越手掌幾十萬軍隊,在朝中又有路振飛王寅為援,監國坤興公主也被其迷得五迷三道,想對付他何其困難?稍有不慎同樣是萬丈深淵。

好在現在陳越為忠義所困擾還沒公然造反,還處在猶豫中,也就還有時間。正好崇禎皇帝病好了,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運作得當的話,便可以先把權力從坤興手中取回。畢竟坤興公主只是監國,崇禎好了,監國的權力自然而然應該還給皇帝,便是陳越也說不出什麽。

等到崇禎重新掌握大權,便可以慢慢綢繆。

而在這之前,需要團結更多的力量!

一個計劃在錢謙益心裏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