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黃道周和錢謙益(第2/3頁)

黃道周搖搖頭:“牧齋公,恐怕你不是不信陳越會造反,而是打著其他主意。事實上不僅是你,滿朝大半的官員打著同樣的主意。對你們來說,皇位誰坐根本無所謂,哪怕陳越真的舉兵造反,等到其兵臨南京城下之時,只要你們開城投降,便能繼續在新朝當官,根本無所謂!而且牧齋公您和齊王向來關系良好,齊王當天子自然也不會虧待與你,保住榮華富貴根本沒有問題。”

錢謙益頓時惱羞成怒了:“幼平賢弟,如何做誅心之言,難道滿朝就你一個忠臣不成?你口口聲聲說齊王要造反,可有什麽證據?難道就憑一些謠言便斷定齊王造反,你不怕把齊王真的逼反嗎?”

黃道周沉默片刻,道歉道:“牧齋公見諒,道周沒有羞辱您的意思。我不過是心憂士林的未來罷了,擔心我儒教會覆滅。”

“士林未來,儒教覆滅?幼平賢弟,你真的瘋了!”錢謙益端起茶杯,便要送客。

“牧齋公,難道你看不出陳越的狼子野心嗎?若是其當了皇帝,我儒教覆滅不遠!”黃道周站起身來,厲聲說道:“牧齋公你難道不知,在江西,在山東,在北直隸,士紳階層幾乎被一掃而空。凡是陳越占據的地盤,其部下屢屢安插罪名抓捕鄉紳,豪取巧奪霸占財富田產,打著卻是為百姓的名義,把田地分給士兵分給貧困的百姓。並且不經朝廷允許在鄉下私設鄉村兩級官府,擅自改變皇權不下鄉的祖制。長此下去,我儒教的根基必將被其一掃而空,若其當了皇帝,必將對天下士紳下手,甚至會取消科舉徹底滅亡我儒教!”

錢謙益仔細想想陳越一直以來的作為,不得不承認黃道周說的很有道理。陳越滅了張獻忠之後,在江西大肆設立鄉村兩級官府,任命屬下軍官當鄉正村長,把鄉村權力從鄉紳的手裏奪去,把江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哪怕朝廷後來往江西派出了很多官員,也無法動搖陳越設立的制度。有其留在江西的軍隊為後盾,派往江西的官員幾乎淪為傀儡。

可是,錢謙益卻認為那不過是陳越的權宜之計,畢竟馬上可以打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治理天下需要文官,需要士林中人。

便是流賊李自成,當流賊時肆意斬殺鄉紳官員,肆意搶奪士紳官員的財產,奪取北京後也不得不征募文官,其往各地派出的地方官員都是投降的文官。

所以,哪怕陳越真的造反推翻大明,其為了治理國家也不得不依賴文官。所以,說什麽陳越會滅了儒教,實在是危言聳聽!

“我知道牧齋公你不信。可是你想想,陳越攻下地盤之後,用的最多的是什麽人?江西巡撫閻應元不過是個小吏出身,陳越占據江西之後,又委任了多少胥吏和大字不識的丘八當官。據說陳越對科舉十分厭惡,認為科舉取中的不過是一批五谷不分之人,是只會當官爭權奪利不會做事的讀書人。陳越他對士紳更為厭惡,曾經數次向陛下進言,說士紳是大明最大的禍害,天下的士紳占據了大明七成的田地,卻不用繳納任何賦稅,致使朝廷越來越貧困,致使國事敗壞。所以我敢肯定,若是陳越當了皇帝,必然會拿士林開刀,士紳的特權被取消不得不一體交稅只是小事,說不定其會取消科舉,徹底否定儒教的地位。道周我前來拜訪牧齋公,說了這麽多,為的不是我自己的私利,更為了我儒教的未來。還望牧齋公深思之!”一番話說完,黃道周便告辭而去,只留下錢謙益呆呆發愣。

對錢謙益來說,根本不在意陳越會否造反當皇帝,他對大明對朱家並沒有那麽忠心。

陳越當皇帝,天下還是漢人天下,總比滿人做江山更好。錢謙益和陳越關系不錯,自認即便陳越當皇帝,錢家依然能夠保住榮華富貴。

可是現在被黃道周一說,錢謙益有些細思極恐。

回想陳越一直以來的表現和對士紳們的態度,錢謙益不得不承認黃道周是對的。

因為陳越確實多次向崇禎建言,言及士紳對天下的危害,並把士紳、宗室、勛貴當做大明的三害。

當年陳越護送崇禎南下,和支持福王軍隊激戰之後奪去了南京,入南京伊始,便對南京的勛貴動了刀子,以叛逆的罪名大肆抓捕南京城內的勛貴,搶奪勛貴們的財產田地。

既然陳越把士紳和勛貴並列為三害,錢謙益相信,若是陳越當了皇帝,其很可能也會對士紳動刀,就像對付南京的勛貴那樣。

一開始錢謙益還認為陳越需要文官幫其治理天下,不會對士紳動刀。可被黃道周提醒之後,這最後的憑恃也消失了。

是啊,陳越既然在江西能用胥吏丘八當官,以後也能一直用下去。取消科舉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