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2/3頁)

然而就在他中風昏迷之時,大明局勢竟然神奇的好轉,公主監國、齊王北伐,只用了半年時間,便數敗八旗兵,把滿清朝廷逼的倉皇逃出關外。數戰下來,兇悍的八旗兵被斬殺五六萬之多,滿人幾無再戰之兵。無數的滿人百姓被殺死在逃亡的路上,三十年來把大明逼的處於滅國邊緣的滿人再也不成威脅!

局勢變化如此之快,前一刻大明還在風雨飄搖,現在竟然局勢如此之好。雖然還有順賊西賊未平,但強大的滿跶都被擊敗了,順賊西賊敗亡還遠嗎?

大明局勢已經從滅國的情況下徹底好轉,這一切都在崇禎中風的情況下完成。原本朝中大臣和軍民百姓很多人對公主監國心存疑惑,畢竟女子監國不成體統。隨著大勝,這種疑慮也並沒有消失。現在崇禎卻醒了過來,很多人心思便靈動了起來。

崇禎既醒,坤興公主監國就沒有必要,君權是否應該還給崇禎?皇帝父女會否因為權力產生矛盾,遠在北京的齊王又會作何反應?大明的局勢會不會因為崇禎皇帝的身體好轉而橫生波瀾?

很多朝臣憂心忡忡著,坤興公主卻沒有想這麽多,她滿心的都是高興!

陳越他擊敗了滿韃收復了舊土,把滿韃趕回了關外,父皇身體也恢復了、能說話了,好事一件接著一件,讓坤興公主每日都喜笑顏開。

每日處理國政之後,她便待在父皇身邊,陪他說話,仿佛永遠也陪不夠。

“父皇啊,陳越把總的戰果報送了朝廷,半年的北伐,共斬殺八旗兵六萬三千二百人,數量嚴格核實,沒有一點虛假。另外在追擊滿人百姓中,共俘獲斬殺滿人婦孺二十三萬余。據陳越估計,成功逃到關外的滿人不足一半。父皇,滿韃以後再也不是大明的威脅了。”

坤興公主滿臉都是微笑的念著陳越的奏疏,然後向崇禎請教該如何批閱,對陳越為部下請功又該如何處置。

崇禎斜躺在禦塌上,微笑著聽著坤興說話,心中卻無比的郁悶難言。

按道理說,聽到接連的喜報,崇禎應該感到高興。可崇禎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驅逐滿韃收復舊土,這一直是他南下以來的心願,是他忍辱苟活下去的希望。江山是從他手裏丟的,他一定要奪回來,如此九泉之下才有臉去見歷代先皇。

可是現在,這一切發生在他中風昏迷之時,是女兒監國的時候,陳越揮師北伐取得的勝利,這一切都和他沒有關系……

崇禎可以想象,在以後的青史之上,自己會落得一個什麽名聲。昏聵無能、差點成為亡國之君,恐怕自己在歷史上的評價連唐玄宗都不如。人家唐玄宗好歹還有開元盛世,而自己自登基以後大明便日薄西山一日不如一日。

李隆基好歹有兒子收拾江山,自己靠的卻是女兒。可女兒如何能夠坐天下成為一國之君?

崇禎不是在嫉妒女兒,坤興是他最喜歡的女兒,他如何會嫉妒她?崇禎只是在擔心,擔心大明的將來。

因為崇禎已經弄清楚,坤興之所以能夠當上監國,完全是陳越在背後傾力支持。是陳越以強大的武力逼迫朝廷,打破千年以來的規矩,把一個女子推上了監國的寶座!

這讓崇禎對陳越的意圖產生了極大的懷疑,自古以來只有男子才能做皇帝,這是數千年以來的規矩。哪怕坤興是崇禎的女兒,哪怕父女間骨肉情深,可若是讓崇禎自己選擇繼承人的話,他也絕不會選擇女兒坤興公主!

因為崇禎雖然是坤興的父親,更是大明的皇帝,大明傳承下去是他身上擔負的責任,皇位只能由朱家子孫去做!

陳越為什麽要推舉女兒當監國,只不過是利用和坤興公主的感情把她當做傀儡罷了。等到時機成熟之時,肯定會把皇位從坤興手中取去。這便是崇禎心中的想法,無比堅定的想法!

自己生病以前,勉強能夠把陳越控制住,使其不敢有異心,可自己的女兒哪裏是陳越的對手?恐怕被那廝一哄,會高高興興把皇位雙手奉上吧。

幸虧老天有眼、歷代先皇保佑,使自己在這個時候蘇醒了,一切都還有可為。

對陳越,崇禎的心思無比的復雜。在以前,哪怕陳越做出太多出格的事情,崇禎也都沒有懷疑過他的忠心,也從來沒有認為他會謀逆會造反。

因為雙方之間的感情,因為陳越父子為崇禎做的那麽多事情立下的那麽多功勞,他一直便把陳越當做最信任的臣子。哪怕好幾次進行打壓,也不過是為了制衡為了全君臣之間的情誼。並不是崇禎懷疑陳越的忠心。

權力需要制衡,如此臣子才不會生出其他心思,這是一個皇帝該有的帝王之術。權力失衡的結果便是現在這樣,自己的中風昏迷使得陳越再無人可制,使得其權力得到無限制的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