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戰爭越來越近了(第2/3頁)

“是,侯爺!”劉能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通過審問,陳越知道滿清使者還沒有和左良玉接觸,也就不在意此事,只是寫了一封信給父親陳江河,請他派錦衣衛見識左良玉的動靜。

據劉能所說,左良玉現在病的很重,輕易都不出武昌,大明給他的官職待遇已經很高了,世襲寧南侯的爵位已經是武臣的頂峰,涼他也不會輕易的投靠滿韃。在另一個時空,左良玉死了之後,其子左夢庚在滿韃大兵壓境之下投降了滿清。

這個時空,歷史還會重演嗎?崇禎還活著,南京朝廷威懾力還在,朝廷的糧餉又很充足,左良玉軍沒有理由再不戰而降啊。

劉能帶人繼續審訊範中行,一件件關於滿清朝廷的秘聞從範中行嘴裏說出,整理成文字遞到了陳越面前。

於是陳越知道了,為什麽三月份滿清就擊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然後很長時間都沒有什麽動靜。

原來,滿清正忙著把老巢從關外搬到北京,滿清入關的軍隊正忙著驅逐北京百姓,跑馬圈占地盤。據範中行所說,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率軍進入北京之後,便把北京內城所有百姓全部驅趕出城,霸占了他們的房產家園,數十萬的百姓流離失所,在北京城外哭天喊地。

除了派出偏師進攻山西的闖軍,多爾袞幾個月來便忙著經營北京城,然後做著把老巢從關外搬進來的準備。

當然,也許是因為關內夏季天氣太熱的緣故,讓習慣了關外嚴寒氣候的八旗兵極不適應,這才沒有大動幹戈。

而就在範中行帶人出發的十月初,滿清小皇帝順治終於來到北京,於皇極殿登基即位。

遷都的事情告一段落,又是天高氣爽之時,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便派出自己的兩個弟弟阿濟格和多鐸,分別統率八旗主力,向退守在陜西的大順軍發起了進攻。

範中行只是滿清朝廷一個低級官員,又是投降的漢官,對滿清朝廷的策略所知不多。不過畢竟是滿清體制內的官員,又有著晉商的身份,再加上見識了兩軍出兵的情形。範中行對滿清兩路大軍的情況還是了解一些。

據範中行所說,一路是滿清英親王阿濟格、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等統八旗兵加上大同宣府降軍約八萬人取道山西北部和內蒙古進攻陜北,得手後會向南推進,攻擊以西安為中心的大順政權。

另一路則是滿清豫親王多鐸、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等率領八旗兵四萬余從北京南下,先削平大順在懷慶平陽河南府一帶的軍隊,再經潼關攻向西安府。兩路大軍一北一南,對大順軍曾夾擊之勢,務必一舉殲滅大順軍。

而同時多爾袞又派出了範中行前往武昌勸降左良玉,指望左良玉帶兵攻打襄陽一帶,牽制大順在荊襄四府的軍隊。由此可見,多爾袞對大順軍的重視。

看著範中行的招供,陳越不禁皺起了眉頭,事實上早在十月中旬,派往北方的錦衣衛以及山東總督王永吉就傳來了情報,報告了滿清出兵的消息。為此南京朝廷爭論不休。

一部分人認為,滿清正傾國攻打闖賊,山東河南一帶兵力空虛,正是大明揮軍北上收復國土的好機會。

另一部分大臣則反對,認為不如讓闖軍滿韃互相殘殺,大明好坐收漁翁之利,與其派兵往黃河激怒滿韃,不如按兵不動,然後和滿清談判,哪怕是割地賠款,爭取保住江淮以南的國土。

當然,對滿韃闖賊兩方,幾乎所有大臣都看好滿韃會取得勝利。

對朝廷大臣們的爭執,崇禎皇帝同樣舉棋不定,他也征詢過陳越的意見,想看一看平南軍有沒有能力北伐收復舊土。

陳越給崇禎上奏,言道平南軍滿營盡是新兵,兵甲裝備不全,鎧甲武器極其缺乏。言外之意,就是平南軍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北上。

不是陳越害怕滿韃,而是平南軍現在情況確實如此。幾個月來,雖然招募了五萬余軍隊,加上總督府標營,加起來也有七萬余人。可是除了標營兵甲齊全以外,新軍營裝備都是不全,泰半士兵都是以刀槍冷兵器為主,弓弩火銃大炮極其缺乏。

雖然軍械司正在全力制作武器,可是產能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提高,想短時間制作出來裝備幾萬大軍的裝備,實在是力有未逮。

據陳越的估計,想生產出能裝備五萬人的武器鎧甲,至少還需要三四個月,要到明年三月才行。這一刻,陳越對崇禎充滿了抱怨,平南軍幾萬兵馬尚且無法裝備齊全,崇禎又在南京搞什麽勞什子京營。

若是集大明之力傾力打造平南軍,一年之內訓練十萬軍隊全無問題,這樣完全可以守住兩淮,把滿清軍隊擋在北方。

而現在限於錢糧武器,自己竭盡全力也只能招募裝備訓練五萬余新軍,這麽多人別說北伐了,就是能不能守住揚州還是兩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