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2/2頁)

然後就是賺錢,手裏的這點銀子只是些死錢,根本經不住花。而以後隨著父親軍職的提升,更需要大筆的銀子來養軍。可能有的同學會說,養軍不是朝廷的事嗎?不不不,朝廷雖然會撥發軍餉不假,可是那點銀子經過上下盤剝之後,到了士兵的手裏已經所剩無幾,連吃飽肚子都不能。所以明末的軍隊是非常的貧窮,絕大部分人穿的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連肚子都吃不飽的軍隊能上戰場打仗嗎?自然是不能的,所以朝廷的軍隊才屢戰屢敗。而為了能打仗,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在戰場上保住自己的性命,將領們便自己花銀子訓練家丁,當然這銀子還是從普通軍戶身上克扣而來的。

所以一個將領實力的大小,不在於他手下的軍隊有多少,而在於他養了多少家丁。拿寧遠總兵吳三桂來說,其手下的兵力達四萬之多,可是其中真正的家丁也才一千余人。可是就靠著這一千余家丁,吳三桂現在實力已經隱隱然位列眾軍之首,其鎮守的寧遠成為了遼西最後的屏障。

所以既然父親矢志為朝廷盡忠,要想生存下來,要想建功立業,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家丁隊伍。這一切都要有大量的錢財支持才行。而以自家這些年的貧困來看,父親陳江河並無賺錢的本事,這一切都要著落在自己頭上。

這一刻,陳越覺得壓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