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立太子,嚴打(第2/3頁)

周國丈的家是誰抄的?周皇後的哥哥是誰給賜死的?周國丈往宮裏送了幾個美人,不領情也就罷了,現在還嚇唬一番?

原本的好心情急轉直下,周皇後的眉毛幾乎都快倒豎起來了。

崇禎皇帝一見大事不妙,頓時轉移開了話題:“對了,慈烺入主東宮,朕不打算讓他留在宮裏面一直學習。朕打算讓他出去,自己開府建衙,一如強漢之時老劉家的那些太子一樣,早早的培養起自己的班底。”

老劉家的太子,崇禎皇帝一直都覺得很牛逼,甚至於老劉家的諸侯王都很牛逼。

瞧瞧老劉家的那些太子,有在長安街頭用棋盤砸死吳王太子的,有幾歲就敢說自己要“金屋藏嬌”的,還有的幹脆跟自己的爹唱反調,再不行就幹脆起兵造反。

那些諸侯王也一個鳥樣——七王之亂就是老劉家的諸侯王在內亂,如果不是有一家諸侯王被國中丞相給看管起來,估計就變成了八王之亂。

大明朝自從朱老四那一輩之後,就再也沒出過什麽像樣兒的太子和藩王——所謂的寧王之亂簡直就是個笑話!

面對著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崇禎皇帝自然是大為不滿。

而想要徹底改變這種局面,最好的辦法也就是讓太子早早的出去開府建衙,在其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先培養起自己的班底。

有自己班底就意味著,哪怕是老皇帝突然之間掛掉,太子也可以依靠自己的班底,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接管朝堂,結束動蕩。

至於說因為崇禎皇帝不滿而想廢太子,太子想要起兵造反,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崇禎皇帝打算給太子軍隊,把太子六率這種制度重新撿起來,調撥足額的士卒給朱慈烺作為親軍。

但是說白了,太子六率還是由五軍都督府調撥過去的大明士卒,只要崇禎皇帝還活著,在這些士卒的心裏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一旨詔書就能讓這些士卒老老實實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兒的底氣,崇禎皇帝才打算以老劉家培養太子的模式為主,參考其他朝代培養太子的模式為輔,打造全新的太子培養模式。

最大的底氣,還是崇禎皇帝的兒子夠多,哪怕是練廢了一個號,還能再換一個小號重新來過……

周皇後氣哼哼的道:“您是天子,您是萬歲爺,太子的事兒還不是您說了算?妾身一個婦道人家又懂得什麽了?今天晚上您去林氏那裏吧!”

……

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成為實驗品的朱慈烺心中滿是激動——等了二十幾年的太子大位,終於落到自己手裏了!

朱慈烺本身就沒有怨恨。

任何一個國家,太子大位空懸二十五年,下面的皇子們估計早就鬥得你死我活了,而崇禎朝卻不一樣。

皇長子不是嫡子,母妃出身外族,天然的就失去了競爭太子寶座的可能。

老三的身份倒是夠了,但是年齡又比自己小了太多,而且還被賣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當女婿,也失去了競爭太子大位的資本。

至於往下的老四老五等等,哪怕是身份足夠的,年齡上也沒辦法對朱慈烺造成威脅。

所以崇禎朝算是難得的出現了兄弟和睦的奇觀。

最主要的,是朱慈烺也不敢怨恨——崇禎皇帝春秋鼎盛,立不立太子這種事情完全不鳥朝堂,就算再拖幾年又能怎麽樣?

朱慈烺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項任命——負責管理東市。

京城的東市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裏面用魚龍混雜來形容完全不為過,最是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有意表現自己才能的朱慈烺很快就走馬上任,只不過在一開始的時候,朱慈烺並沒有作出任何的動作,只是在觀察著東市的所有情況。

崇禎皇帝也在觀察朱慈烺的言行舉止,每天都會有錦衣衛和東廠將朱慈烺的一舉一動匯總成冊,然後報給崇禎皇帝。

由不得崇禎皇帝不小心,培養太子這種事情絕不是說說就完事兒的,其中牽扯到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

崇禎二十五年的嚴打很快就開始了。

崇禎皇帝倒是對英雄好漢們沒有太多的看法,畢竟像劉一航、王豪傑、孟繁星那些殺才也是英雄好漢們轉職的,因為在邊境抓勞工的巨大貢獻,現在已經轉職為五軍都督府的編外馬仔了。

但是那些青皮們就不同了,如果放任這些青皮不管,最大的可能就是大明變得跟後世的某火車站一樣,連官差都不安全……

剛剛住進東宮還沒有多長時間,朱慈烺就不得不帶著太子六率的馬仔,跟幾個禦史還有京營的殺才們組團了行動組,直接開始針對某此地區開始嚴打。

按照內閣和刑部弄出來的標準,這一次是徹底的清查——所有的活力組團全部在打擊範圍之內,只要被錦衣衛記錄在冊的,有一個算一個,統統抓起來扔進大牢裏面,然後等待下一步的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