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3/3頁)

至於孟紹虞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了。

崇禎皇帝經常開恩科,那是屬於額外的,不是常例,這種事兒跟自己沒什麽關系。

但是把固定的三年一次科舉改為兩年一次,那妥妥的就是自己的政績。

無論崇禎皇帝是不是總砍人而導致官員不夠用,都不會對這一點產生任何的影響。

最起碼,這天下的讀書人都得念著自己的好兒吧?

深深的呼吸了幾次平息下激動不已的心情後,孟紹虞才躬身道:“陛下英明。若是把三年之期改為兩年之期,既解決了頻繁開恩科的麻煩,又解決了大明人才緊缺的問題。”

崇禎皇帝則是似笑非笑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打從崇禎十三年起吧,以後每兩年一次科舉。至於恩科,到時候再看情況決定什麽時候加開恩科。朕的意思是,以後盡量減少恩科或者幹脆就不開恩科了。”

今天這事兒就算是成了。

跟自己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不一樣,那時候為了不往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樹上面掛,或者說出於一種歇斯底裏的發泄心態,自己可以砍人再砍人,揮舞著屠刀解決一切問題。

但是現在不成了,大明這麽好的環境,自己還能光舉著屠刀殺?

殺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卻不是唯一的方法。

理論上來說,應該有無數的好方法可以解決大明的問題,自己犯不著在這種已經穩定了無數倍的基礎上再大肆殺戮。

那不叫剛,那叫作死——人必須得看得清自己才行,不能小瞧了自己,也不能太過於高估了自己。

歷史上多少牛人,就因為太過於高估自己而倒黴的?

帝辛是一個,楊二是一個,近點兒的正德同樣也算一個。

就算不提這哥幾個,那劉野豬夠不夠硬氣?是不是比自己更有才?結果呢?

如果不是晚年下了罪己詔,他老劉家的江山社稷都快要不穩了!

崇禎皇帝看的很清楚,自己現在差不多就處於這麽一個轉型的階段,不能再依靠著單純的殺戮來解決問題了。

當然,這裏指的是對內,至於對外,大明朝的百姓們不會關心自己家的皇帝又屠殺了多少外族。

他們只會關心自己的兜裏是不是又多了幾文錢,是不是能分到更多的地。

至於死了多少蠻子,沒有人會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