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事情不是這麽算的(第3/3頁)

反正不管怎麽解釋,最終的解釋權是掌握在崇禎皇帝這種不要臉的人手裏。

既然大明現在天災這麽多,誰知道以後會怎麽樣兒?而按照崇禎皇帝的所作所為來看,上天示警的次數估計也少不了。

大明自己的麻煩都已經這麽多了,那還留著建奴惡心自己不成?

所以說,不管是張惟賢還是溫體仁等人,其實想法都差不多,趁早把建奴解決掉,專心應付大明內部的這些破事兒。

就算是天人感應,天子平定外敵,老天爺也得出於獎勵自己兒子的目的,給上一段好日子過吧?

但是實際上呢?

從軍備方面來說,大明其實不比建奴差,甚至於可以說是甩建奴幾條街都沒有問題。

現在的大明在軍事裝備上面可以笑著對全世界所有的軍隊說一句:大明不是針對誰,而是說全球的各位,統統都是垃圾。

當然,火炮火銃這些玩意有些地方借鑒學習了西方蠻子們的技術,那都是一些無所謂的細節,不要在意那麽多。

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大明朝金鑾殿龍椅上的那位爺,那些技術都是誰的?

誰要是敢說不是大明的,信不信那位爺灑灑水的功夫就把你能埋土裏去?

除去了軍事裝備,就剩下兵丁的問題。

如果說是在天啟年間以前,這事兒還真不太好說——畢竟自從土木堡之後的明軍是個什麽水平,大家心裏都有點兒逼數。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自從崇禎皇帝先在京師城下懟了建奴一波,又在草原上連築了十余座京觀之後,當年隨著洪武爺和成祖爺追亡逐北的那支強軍就再次回歸了。

老子天下第一,看誰都是戰五渣,不服的盡管來比劃比劃,看看到底誰的刀子更快拳頭更大!

有了裝備有了強軍,想要平定建奴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而且平定了建奴,張惟賢固然是落下了好名聲,史書上少不了濃墨重彩的一笑記載,可是在場的這幾個人,誰又不會被記下來?

就像是溫體仁,後世一提起來,那可是在溫首輔主政期間平定的建奴,這不就青史留名了?

郭允厚好歹也能混一個支應糧草,保障了大軍後勤的美名。

還有崔呈秀,向建奴宣戰就是人家完成的。

崇禎皇帝那就更不用說了,文治武功必然是遠邁唐宗宋祖。

但是事情是這麽算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