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5 1602—1606年(第4/27頁)

幾位王室重臣折斷白色權杖,扔進墓穴,象征卸下先王重任。

哀悼者魚貫離開,內德突然悟到,這輩子不至於白活一場,正是因為有人愛著他,其中他最珍視的有四個女子:母親愛麗絲、伊麗莎白女王、西爾維和瑪格麗。如今伊麗莎白離開,他已經失去了三個。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握緊了瑪格麗的手,和她一起走出宏偉的教堂。現在只剩她一個了。

伊麗莎白女王駕崩一年之後,羅洛·菲茨傑拉德發誓要除掉詹姆斯國王。

詹姆斯沒有兌現對天主教徒的諾言。他恢復了伊麗莎白針對天主教的律法,並且變本加厲,仿佛寬容、敬禮自由的許諾他根本沒說過。安妮王後的保證是否出自真心,羅洛是沒辦法知道了,他只懷疑詹姆斯和安妮合起來騙了他,騙了英格蘭天主教眾,騙了教宗。一想到自己受到蒙騙,還被當成欺騙他人的工具,他就怒火中燒。

他不會就此放棄。他絕不會拱手認輸,放過滿口謊話的詹姆斯、睚眥必報的清教徒、瀆神分子、真教會的叛徒。好戲還在後頭。

要除掉詹姆斯,用槍用刀都太冒險:得先接近國王,但往往還沒得手,就被侍衛或是朝臣察覺了。羅洛站在泰恩堡塔樓頂,反復琢磨這次暗殺該如何下手,他越想越覺得此仇非報不可,計劃也越發膨脹。要是連安妮王後也一起除去,豈不更妙。還有他們的後代:亨利、伊麗莎白和查爾斯。再加上幾個重臣,特別是內德·威拉德。他巴不得用鏈球彈把這些人一起炸死,當年他們就是這麽對付無敵艦隊的。他接著想到縱火船,心念一動:最好趁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一把火燒了大殿。

漸漸地,計劃在腦海裏成形了。

他趕到新堡,將計劃一五一十地交代給巴特利特伯爵和伯爵長子、十八歲的小迅。巴特利特小時候就把羅洛舅舅當成英雄一般敬仰,一直對他言聽計從。小迅自懂事起,就知道夏陵府家道中落是拜伊麗莎白所賜。詹姆斯即位後繼續迫害天主教徒,令父子二人心灰意冷。

巴特利特的弟弟羅傑不在堡中。他如今在倫敦替羅伯特·塞西爾辦事,已經搬出新堡,這倒好辦了。羅傑的思想深受母親和繼父內德·威拉德荼毒,大概不會贊成這個計劃。

飯後,下人退下了,屋裏只剩他們三個。羅洛開口說:“國會開會時,他們都會到場:詹姆斯國王、安妮王後、國務大臣羅伯特·塞西爾、內德·威拉德爵士,還有國會那些信奉異端邪說之徒——我們趁機一舉把他們除掉。”

巴特利特神色猶疑。“這自然是大快人心,可我想不出怎麽才能辦到。”

“我能。”羅洛答道。

二十九

內德格外警覺。他緊張地環顧禮拜堂,打量來觀禮的賓客,查找一切危險跡象。詹姆斯國王也要來觀禮,內德擔心他遭遇不測,一如當年擔心伊麗莎白的安危。做慣了情報的人永遠放不下戒心。

這天是1604年聖誕節後第三天。

內德並不太贊許詹姆斯國王。這位新國王不像伊麗莎白那般持寬容態度,而且針對的不僅是天主教徒。他對女巫抱有成見,曾著書立說,如今更是頒布了一套嚴酷的律法。在內德看來,大部分女巫都是些無傷大雅的老太婆。盡管意見相左,內德還是以保護國王為己任。決不能讓內戰爆發。

今天的新郎是菲利普·赫伯特,二十一歲,是彭布羅克伯爵之子。說來尷尬,菲利普得到詹姆斯國王青睞;常有英俊的青年受到這位三十八歲的國王寵愛。朝中有位才子打趣說:“先主伊麗莎白是國王,如今詹姆斯是女王。”這句話在倫敦傳得無人不曉。詹姆斯催促菲利普娶親,似乎想表明自己只是單純地賞識這位年輕人,可惜也沒能服眾。

新娘蘇珊·德韋爾是威廉·塞西爾的外孫女,也就是內德的好友兼同僚國務大臣羅伯特·塞西爾的外甥女。一對新人知道詹姆斯國王要來觀禮,因此在祭台前恭候國王駕到;國王自然是最後一位到場的。婚禮地點選在懷特霍爾宮的一間禮拜堂,要是有人想趁機刺殺國王,就太容易得手了。

內德在各國的眼線都聽到傳聞:巴黎、羅馬、布魯塞爾和馬德裏,都盛傳流亡歐洲各地的英國天主教徒密謀除掉詹姆斯國王,以報背叛之仇。內德苦於打探不到詳情,暫時也只有小心戒備。

要是年輕時曾暢想六十五歲時的情景,他準以為自己該告老還鄉了。要麽他和伊麗莎白得償所願,使英格蘭成為天下第一個奉行宗教自由的國度;要麽他一敗塗地,英國百姓再次因為信仰而被活活燒死。他絕不會想到,待自己年老力衰之時、伊麗莎白壽終正寢之後,這場爭鬥依然如火如荼,國會仍不放過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也還在絞盡腦汁刺殺君主。究竟何時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