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歷史的機密(第2/4頁)

清政府腐朽無能,但它是個一統的大政府,一口吃不掉,而一個省級規模的小政府,就好下口多了,一口就吞掉。

孫中山終於意識到自己數十年來依靠地方勢力反抗地方勢力的做法是失敗的根源,推翻這個掀翻那個全都在給別人做嫁衣,成了地方勢力手中的刀槍。

他們根本不想救國,只想讓自己更舒服。

統一才是真正的救亡圖存之道。

他意識到自己走了很多很多年的彎路,被人忽悠慘了。

不過,在人生暮年,他反省過來了,終於明白了自己最該做的事情是什麽。

於是他開始尋求新的革命方式,於是他接觸到了蘇聯人,接觸到了蘇聯式的中央集權,他發現,這,好像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於是,孫中山拋棄了地方軍閥幫派,選擇了聯合蘇聯幫助他建立大政府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促成了國共合作,改組了國民黨,建立了黃埔軍校。

可惜歷史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他覺醒的太晚了,他沒來得及看到成果,就去世了,也沒能做的更多。

孫中山去世以後,繼承他的理念的廣州國民政府部分要員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繼續進行將廣州國民政府從小政府改造成大政府的嘗試努力。

他們一面北伐,一面土地革命,將政權建立到鄉鎮,試圖將綿軟無力的地方性小政府打造成擁有統一全國資質的全國性大政府。

這對於當時列強環伺的中國來說,是唯一可行性的正確道路。

他們真的很努力,聯合國民政府中的有識之士,將這場國民大革命進行的轟轟烈烈。

如果這樣的進程繼續下去,廣州國民政府就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國統一,並且順利蛻變成為一個大政府。

但是沒有這種可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是利益的再分配,是要見血的。

但是孫中山覺醒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立刻動手不拖延,他改組了國民黨。

以改組為名義,實際上是將地方勢力分子和幫派分子開除出黨。

孫中山試圖建立一個有著建立全國大一統政府的理念的政黨,但是他身邊有太多地方分子和買辦分子,所以他積極吸納沒有地方背景和利益牽扯的共產黨員進入國民黨掌握實權,將國民黨統一化。

但是時間已經不夠了,依然有大量地方勢力分子、親歐美分子和投機分子或者幹脆是被忽悠傻了的家夥們存在於國民政府和改組後的國民黨之中。

孫中山沒時間了。

而那些人不能忍受一個將他們好不容易奪來的權利再一次奪回去的政府。

不能忍受那幫共產黨人試圖推翻他們並且幫助泥腿子踩在他們這些精英頭上的努力嘗試。

年輕的共產黨人也的確是激進了,在孫中山分秒必爭的策略之下,沒來得及多做工作,就用暴力方式進行土地改革建設基層政府,甚至傷害到了不少無辜的人,極大的刺激到了地方分子和買辦分子。

沒有得到更多的協作力量甚至沒有自己武裝的革命者們顯然低估了地方分子和買辦分子的喪心病狂。

他們不夠成熟,甚至有些軟弱和妥協。

而地方分子和買辦分子在歐美富有鬥爭經驗的家夥們的策動下,積極做準備,並且尋找合適的代言人。

於是,一個去過蘇聯考察、得到孫中山信任、有地位有點名望並且具有野心和極大想法的光頭脫穎而出,成為了各方勢力的總代言人。

兩黨有識之士的努力在1927年戛然而止,這場實幹性質的大政府建設計劃被血腥的阻止了。

意識形態被當作武器,共產黨人被當作蘇聯人的利益代言人,覺醒的人民被屠殺,混沌的人民被迷惑,一場地方勢力對革命勢力的反撲以“清黨”的性質終結了。

很多人疑惑那個光頭為何要在那幾年裏大量屠殺自己人。

不僅殺共產黨,還要殺國民黨人,甚至是基層的國民黨人,自斷臂膀,自毀長城,打著清黨的名頭,殺的最多的卻是國民黨員,這不是缺心眼嗎?

國民黨有那麽多“左派”嗎?

共產思想是流感病毒嗎?

感染性那麽強嗎?

真的能在區區幾年之內就把國民黨全部思想改造,甚至能把大他們幾十倍的全國最大黨派給吞並掉?

非也。

不是。

陳先生可沒有那麽大的能量,這一點從他在1927年中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了,那個時候,共產黨人很年輕。

和黨派爭執無關。

這就是那個光頭的目的!

這就是他的根本目的!

他就是要殺那些基層的國民黨人才能滿足支持他奪權成為一號人物的那些地方勢力分子的要求啊!

地方勢力分子要的就是一個軟弱無力的小政府,要的就是一個政權不下鄉止步於縣一級的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