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大秦的養料(下)(第2/2頁)

蕭如薰增強基層政府戶口控制力且大力打擊人口買賣的同時,也知道要留一個缺口給那些有錢有心思的人去享受,這種新奇的享受正好滿足了那些人的欲望。

從隆武元年六月開始,全國各地設立了七十多家官辦青樓,還在不斷的開辦當中,档次從低到高,收費各不相同,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這是一筆不錯的收益。

而對政府來說,這是一筆幾乎沒有什麽支出的生意,管理人員都是內廷的內侍,而且旱澇保收,這筆錢國庫和內帑均分,又是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

而酒水和鹽也是很多人所必需的,不管是普通百姓喝的普通酒也好,還是有錢人喝的好酒也好,這是他們都需要的,鹽更是如此,更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秦的建設而服務。

大馳道需要人手和錢,治蝗需要人手和錢,教育改革需要人手和錢,移民也需要人手和錢。

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僅僅是每年的政府稅收,那是遠遠不夠的,二十年都辦不成一件事情,而蕭如薰的時間沒有那麽多,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時間根本不夠用。

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大秦打下足夠的基礎,他就要竭盡全力的掙錢,然後大手大腳的花錢,給後代子孫留一個厚實的家底子。

政府必須有錢,皇帝必須有錢,這是國家穩定的重要前提。

有錢才能辦事,沒錢只能壞事。

日本那一千多萬的人口,會全部化作大秦繼續強大成長的養料,被吸收得幹幹凈凈,一點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