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吳惟忠的震懾

大明完了,大秦建立了,蕭如薰建立了新的王朝,做了皇帝了!

當年一手組織朝鮮戰役,一手策劃將日本三分的蕭如薰,居然做皇帝了!

這無論如何也不能算作對日本的利好,盡管大秦現在肯定是兵荒馬亂,蕭如薰一定是焦頭爛額,但是將軍和皇帝的區別他們分得清,也不會為此而感到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將軍和皇帝之間的區別,分不清嗎?

將軍能做的事情,和皇帝能做的事情,能一樣嗎?

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豐臣氏和德川家康幾乎是同時的把石見地區的兵馬撤走了,然後小心翼翼的繼續探聽消息,不久之後,他們就得到了吳惟忠乘船回國的消息。

雖然吳惟忠回去了,但是石見地區尤其是銀山礦區的明軍士兵的防禦更加嚴密了,仿佛正在戒備著什麽。

德川氏和豐臣氏都萬分的著急,很想知道蕭如薰到底有什麽後招。

結果一個月以後,吳惟忠回來了,不僅自己回來了,還帶著一萬軍隊回來了,使得石見地區的軍隊數量達到了兩萬人,實力更強,防禦更加森嚴。

然後他就把明字旗撤掉了,換上了玄黑色為底色的大秦飛龍戰旗。

兩萬秦軍鎮守石見礦區,這個姿態再明確不過了。

親手締造如今這一切的蕭如薰從未忘記過日本,他這樣做是在警告日本的兩大勢力,給我老實一點小心一點,否則,下次來的就不是一萬軍隊,而是十萬討伐軍!

德川家康和豐臣秀次被嚇得不輕,驚恐的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偌大一個大明朝廷,擁兵百萬的大明朝廷,怎麽就被蕭如薰給擊潰了?

大明朝廷怎麽就敗得那麽慘?敗的那麽幹脆?

這完全無法想象!

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很快,蕭如薰派使臣去了京都。

使臣代表大秦皇帝蕭如薰召見德川家康和豐臣秀次兩名日本勢力之主,加上那個所謂的傀儡天皇,當他們的面宣布了大秦繼承大明一切在海外諸國的利益,繼承大明宗主國的身份,要求他們上交大明賜給的印綬轉而接受大秦的賜封,向大秦稱臣。

面對大秦強勢的要求,德川氏和豐臣氏也暫時忘卻了敵對,召開了會晤,在會議上確定了接受大秦的要求,讓天皇代表日本改奉大秦為宗主國等等。

令外,使臣還要求日本天皇接受大秦“日本國王”的稱號加封,不準使用帝王之號,對於這個要求,引起了日本各大諸侯的強烈反對,盡管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認為接受比不接受要好,但是迫於下面人的反對,他們不得不提出抗議。

說日本天皇是很早以前兩國產生關系以前就有的稱呼,是古人的傳統,大秦雖然是宗主國,也不應該對日本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還說其他的藩屬國也都是這樣,表面上稱臣,對內還是自稱皇帝,大秦怎麽不要求呢?

秦使回應說大秦已經不是大明,大明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秦不會。

大秦已經對各大藩屬國提出了一樣的要求,要求他們一起學習朝鮮,對大秦的尊奉之心要真誠,對內也只能稱王,不準稱帝,日本不是唯一。

為了進一步震懾日本,吳惟忠果斷下令一支人馬齊裝整備,緊急出動。

這支人馬兵分兩路,一路在駱尚志的帶領下殺向長門國,一路由吳惟忠親自率領殺到出雲國,兩支人馬各自取得了一場勝利。

秦軍的最新式武器和戰術在日本初次使用,就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將當地德川氏和豐臣氏的駐軍萬余人殺的狼狽逃竄,豐臣氏和德川氏的軍隊整齊劃一的兵敗如山倒。

德川氏軍隊戰死一千余人,余者潰逃,數百人被擒,豐臣氏戰死一千五百余人,余者逃跑,少數被擒,被抓住的俘虜一並被斬首,一個也沒留下來。

秦軍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開始在出雲國和長門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長門國和出雲國各自被焚燒搶掠了十數個村莊,基本上被夷為平地,人民不是被殺就是被擄掠為奴,損失十分慘重,德川氏和豐臣氏的大名及其軍隊沒有敢於正面抵抗的,全部退避三舍。

不僅如此,秦軍還將被殺死的士兵的腦袋砍下鑄成京觀以為威懾,一座留在長門國,一座留在出雲國,向日本炫耀武力。

並且還聲稱如果日本試圖反抗大秦,不接受條件,大家就京都再會,到時候,就不是那麽簡單能解決的事情了!

一時間,反對的聲浪消失了大半,只剩下數個要面子或者幹脆不知道死字怎麽寫的頭鐵俠還在叫嚷,說什麽要國家的尊嚴之類的,當然沒人理睬。

七年不打仗,似乎有些人的記性不太好,所以蕭如薰授權給吳惟忠,要是有人記性不好的話,就幫他長長記性,讓他們想起當年被是如何被明軍從朝鮮追著殺到日本本土的。